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我的新上岗老师考核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课堂实录与反思

我的新上岗老师考核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课堂实录与反思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909次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

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我的新上岗老师考核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课堂实录与反思,http://www.170xue.com

一、引导新课新课
老师:(出 示巴金照片)同学们请看,这位是我国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今天这节课孙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巴金爷爷的《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齐读两遍课题。
[由巴金图片导课,让学生首先认识巴金爷爷,知道他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解决一下,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老师:课文读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一堆  捏着笔  指挥
 辜负  困难  羡慕
老师:(出 示“辜负”一词,“辜”变红带田字格)“辜负”的“辜”我们在写时应该注意什 么呢?
学生:上边一个“古”,下边一个“辛”。
学生:上下结构,“辛”不要写成“幸”。
老师:(师边板书边讲)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辜”是上下结构的一个字,我们在写这个字时一定要注意“辛”的第五笔一定要写长,这样看上去才漂亮。
老师:同学们,你们也快把这两个字练写两遍吧。
老师:同学们写的字真漂亮。
老师:(出 示句子: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笔。)同学们再来看看“辜负”一词在这句话中的意 思是什 么?
学生:让人失望的意 思。
老师:你真会结合句子理 解词义。
[以上由认词到写字再到理 解词意,使学生能够通过读文,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 么?
学生:我知道了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间是1991年5月15日。
老师:这位同学读到了写信的时间,同学们,这是书信的格式之一,写完内容后,要在右下角写上日期,日期的上面是写信人的署名。
学生:我读到了巴金爷爷在这封信中提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学生:我读到了巴金爷爷身体不好,写字困难。
学生:我读到了巴金爷爷在信中提到了生命开花。
……
老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读书收获都非常有价值。
三、抓住汇报重点内容,突破难点
老师:有位同学读到了巴金爷爷在信中提到了“生命开花”,“生命开花”在文中是什 么意 思?
学生朗读文中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 么也得不到。
师出 示这段话。
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这段话,看看能读出什 么?
生自由读。
老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都读出了什 么?
学生:只有为别人花费了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老师:它们指的是什 么?
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
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春天花满枝头,为人们带来清香。到了秋天,硕果累累,可供人欣赏和品尝。那么,我们人怎么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呢?
学生:为别人付出自己的爱。
老师:还有呢?
学生:同情、精力、时间。
老师:带着自己的理 解读出这段话。
老师:同学们很会读,把“更多的”(板书)做了语气上的强调。
[从学生的整体汇报中,抓住“生命开花”,直奔难点,以类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生命开花”的意 思进行初步的理 解,并带着对“生命开花”初步的认识感 情读这段话。]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生命开花”
老师:同学们,巴金爷爷的一生就是开花结果的一生,巴金爷爷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别人身上。
老师: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课文前3个节,看看巴金爷爷对孩子是怎么样的一种爱,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
师巡视指导。
老师:谁愿意把你标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我标的是“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老师:为什 么标这一句。
学生:巴金爷爷身体有病,还是坚持给孩子写信。
老师:是啊,哪位同学还标了这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巴金爷爷写字困难,但是还是终于拿起了笔。
老师:同学们,是什 么给了巴金爷爷终于拿起笔的动力?
学生:巴金爷爷很爱这些孩子,不想让孩子们失望。
老师:巴金爷爷八十七岁了,身体有病,写字都成了很大困难,但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他终于拿起了笔,有时候右手不听使唤了,他就用左手推着右手些,因为巴金爷爷的心里装着这些孩子们,是他们给了巴金爷爷这样顽强的动力。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老师:你们还标了哪句话,读一读,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学生: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我不愿意去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老师:能说一下你的理 解吗?
学生:巴金爷爷很想与家乡的孩子见面,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与他们见面。
老师:哪句话最能体现巴金爷爷很想与孩子们见面?
学生: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像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
师出 示:我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
老师:同学们来齐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 么?
学生:比课本上的那句话少了两个“多么”。
老师:你读书真仔细,那么你认为哪句话好呢?
学生:我认为课本上的那句话好,因为“多么”能读出巴金爷爷很想见家乡的孩子。
老师: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
老师:巴金爷爷是那么想念这些孩子,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他一定会来到孩子们面前,和他深爱的孩子们见面。
老师: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老师:同学们,你从第一自然段中标了那些句子或词语?
学生: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老师:谈谈你的理由吧。
学生:巴金爷爷认为孩子们的这些信给他带来温暖,说 明巴金爷爷很喜欢这些孩子。
老师:是啊,巴金爷爷都八十七岁了,面对着孩子们四十封来信,一封封数,一行行看,读着这些信,他感觉孩子们就在眼前。巴金爷爷是多么想念这些孩子们啊!
老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学生朗读。
老师:你读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高兴地读信的巴金爷爷。
老师:同学们,老师还从“亲爱的同学们”读出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深情的爱。
老师:这是信的称呼,如果你给老师写信怎么称呼?
学生:敬爱的老师。
老师:给你的妈妈写信怎么称呼?
学生:亲爱的妈妈。
老师:在这里,巴金爷爷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是怎么称呼的?
学生:亲爱的同学们。
老师:感受到什 么?
学生:巴金爷爷很爱家乡的孩子们。
老师:是啊,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是深情的,他对孩子们的这种深情的爱渗透在前三节的字里行间。那位同学愿意把前三个节读给同学们听听,读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板书:爱)
学生朗读。
老师:你是在用心、投入地读,因为大家都被你的朗 读感动了。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前三个节的语句,体会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热爱,然后感 情读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老师:同学们,巴金爷爷不仅爱家乡的孩子,他还爱祖国、爱同胞。
(出 示“不要把我当成什 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 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 情。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老师: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巴金爷爷明白了什 么?
学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师将这句话点击变红。
老师:齐读这句话。
老师:巴金爷爷奉献了什 么?
学生:对祖国和同胞奉献了自己的爱。
老师:他是如何表达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
学生:用作品。
老师:是啊,(出 示巴金爷爷的部分作品)巴金爷爷的一生在用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时间完成很多的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板书:精力  时间)
老师:齐读这段话。
老师:巴金爷爷不仅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了很多的作品,他还付出了自己的同情。(板书:同情)巴金爷爷不是富翁,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位几十年不要工资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1995年以来,巴金爷爷向希望工程捐款59万5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叮嘱他的儿女们,别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多么可敬的巴金爷爷呀!
老师:(出 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 么也得不到。)相信大家对巴金爷爷又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谁想再读一下这段话。
老师:让我们齐读出这段话。
[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巴金爷爷同样把更多的“精力、时间、同情”花费在了别人身上,让学生再次深入地感受“生命开花”的意 思,通过学生的再次感 情朗 读这段话,能听出学生对“生命开花”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1] [2]  下一页

,我的新上岗老师考核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课堂实录与反思

相关分类

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