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苏教版课堂实录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2017年骨干教师考核课《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

2017年骨干教师考核课《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211次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

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2017年骨干教师考核课《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http://www.170xue.com

老师:看到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阳光灿烂的笑脸,我感觉拥有知识的冬天将不再寒冷。课前我先写一个词语,大家都认识,可以伸出手指和我一起来写——“学问”;读,声音再大点(板书时,学问两字之间留点距离)
学生:读
老师:我们可以用哪一些词语来形容有学问的人?
学生: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博学多才,饱学之士,学贯中西
老师:同学们真有学问,用了这么多的词语来形容。老师在中间加个“与”字,同学们再读读,看看“问”的读音发生了什 么变化?
学生: “学问”的“问”,是前鼻音,读轻声。“学与问”的“问”读四声。
老师:带着这位同学的提示,我们齐读课题。科学的进步源于对世界的好奇,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学与问》的足迹,一起探究做好学问的方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读课题,你发现了什 么?你还想知道什 么?
学生:怎么样学,怎么样问
学生:学与问是什 么关系?
学生:怎么样才能做好学问呢?

老师: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朗 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先提个要求:身体坐端正,朗 读要专心,圈出不懂字,括起重点句,遇到生字词请查字典。听清楚了吗?
学生:读课文。
老师:刚才沉浸在同学们沸沸沸扬扬的朗 读中,我被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深深感染着。通过读课文,你懂得了一个什 么道理?
学生:必须多问
学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生:……
老师:同学们的眼光非常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这句话,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
老师:你觉得这句话在读的时候,应重读哪几个字?
学生:我认为应该把重音放在“学”和“问”上
老师:你很会抓关键词语,请带着你自己的理 解,再来读一下。齐读一次。
学生:读
老师:这篇课文举了两个有学问的人勤学好问的例子。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把你掌握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我了解哥白尼,我知道他创立了“日心说”。
老师:你能具体说说什 么是“日心说”吗?
学生:“日心说”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是啊,在日心说创立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叫“地心说”,一字之差,可是整整等待了一千多年啊。
学生:我还知道哥白尼写了本《天体运行论》。
学生:我知道哥白尼当时写这本书,顶住了教会的巨大压力,还有别人的嘲笑。
老师:是的。要想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还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
学生:我知道沈括写了本《梦溪笔谈》
学生:我知道沈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老师:(微笑)你真是个有学问的人。世事洞明皆学问,勤学好问益无穷。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必是勤学好问,孜孜不倦的学者。就让我们怀着对两位科学家的敬仰,再次走进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 读,随着作者条理清晰的写作思路,品位一下文章的构思之妙。思考:课文中为我们讲述这两个故事,请用“我敬佩       ,因为他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敬佩哥白尼,因为他思维敏捷。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拿起手中的笔,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理 解。
老师:同学们都很会学习,有的边读边想,并把自己的理 解写在一边,在小组内同其他同学分享。哪一个同学先来说一下你的理 解。
学生:我敬佩哥白尼,他很好问。
老师:(微笑)句式很简短,却一语中的。
学生:我敬佩哥白尼,他遇到事情总能问出个究竟来。
老师:打破沙锅问到底,小时哥白尼提出的问题很多。
学生:我敬佩沈括,他能够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老师:说得真好,请你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写在黑板上好吗?
老师:这位同学非常认真,一笔一画写得非常条理。写字如做人,横平竖直才会有魅力。
学生:齐读这两个词语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从两个人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种勤学好问的可贵品质。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哥白尼从小就拥有了这把金钥匙,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为什 么……
学生1:(接)太阳从东方升起
老师:为什 么……
学生2:(接)晴朗的夜空里……
老师:为什 么……
学生3:(接)小鸡从鸡蛋里出来……
老师:为什 么……
学生4:(接)一年有四季……向日葵向阳开……一天有昼夜
老师:(微笑)同学们有着和哥白尼一样的天赋。
老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学习的主人(板书)。哥白尼与沈括这两位来自中外的科学家,穿梭了科学数百年,以其理程碑式的成功向我们昭示着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他们的好奇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幼稚的,但正是这童真的好奇才构成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的认识、科学的进步不正是从这懵懂的好奇开始的吗?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需要保持浓厚的好奇心,不停的发问。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还有哪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学与问是怎么样的关系?
老师:谁能帮他解决?
学生:我来回答。学与问是相……
老师:对这个答 案满意吗?
学生:嗯。
老师:学与问就如同我们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其他同学的问题呢?
学生:如今世界日新月异,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应该怎么样做呢?
学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遇事多问几个为什 么
老师:如果有了问题可以——
学生:上网搜索
老师:新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如果有了问题,你还可以请教——
学生:
老师:可以请教——
学生:
老师:爷爷奶奶可以请教吗?
学生:可以
老师:弟弟妹妹可以请教吗?
学生:可以
老师:能者为师什 么意 思?
学生: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老师:你真会读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是这个道理。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这句话,再来齐读这句话。
学生:读

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学的课文与平时的学的课文有区别吗?
学生:平时的课文都是写事情,写人的多。
学生:这篇文章既不写人也不写景,这篇课文是说道理的。
老师:是的,这是一篇(说 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开头说出作者的观点,结尾总结,中间举例说 明这个观点。
除了举例说 明,还可以用引用名言等方法来证明观点,这就是此类文章的特点。
老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故事,或名言警句,你们能够向书上一样用事例或明言来说 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个观点吗?注意:说的时候最后用上“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个观点。准备一分钟。
学生:准备(学生自由交谈)
老师:谁来说?
学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老师:就这样。还有谁能像这位同学这样有理有据地说说?
学生:纸上学问无遗力……
老师:知行合一,才能学得知识。你很会积累,调用古诗说 明事理。
学生: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
 在学习中,你的脑子里首先得进三个字----为什 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 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被蒸汽鼓动的水壶盖,问了个“为什 么”,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
学生: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里,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究古书时,发现许多医学家的说法不一致,他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渔夫等人请教,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生: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每次有行人路过,他就拉住他们问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聊斋志异》。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老师:同学们真有学问。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故事: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小时候好奇心强,脑子里好像装满了“为什 么”似的。一天,他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现石板上排列着一行小坑。咦,这是谁凿的呢?凿这一溜小坑有什 么用呢?他把父亲从屋里拉出来接连问了几个为什 么?父亲一看笑着说:“小傻瓜,这些坑不是人凿的,是檐头水滴出来的!古人老话‘滴水穿石’呀!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同学们,联系一下自己的学习,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做好学问。
学生:我认为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2017年骨干教师考核课《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

相关分类

苏教版六年级课堂实录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