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 →学习网 → 语文教学 → 人教版课堂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市级赛课二等奖《搭石》课堂实录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723次 栏目:人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一、激情引导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记得)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教学多媒体出 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教师用准确、凝练、简洁的语言,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从而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研读交流
老师:(简笔画)在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理 解的情况)
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山村的情景图,这里不仅展示的是教师的基本功,而且是透过简单的画面唤起学生表象。这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重要的是人性之美。教师唤起学生的表象的同时,设置疑问“景美在哪里?人美在哪里?”让学生进入文本,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这是顺情而导,由情而发,自然衔接。在这里教师还注重学习方式的提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老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是怎么理 解的,是他们自己体验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告诉和琐碎的追问。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只是用引领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整合性问题“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这和传统的做法不一样,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提出几个具体的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 案,教师解读替代了学生的解读,学生是教师的附庸,那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不可能真正的走进文本。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读出来。
学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么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 么?
学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老师: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学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么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 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老师: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 么?
学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
老师:理由呢?
学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阅读是对话的过程,当学生要把自己的体验交流出来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的倾听,并且从倾听中捕捉信息,恰当地评论、点拨,引发学生深度地思考。
老师:那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句子话。(多教学多媒体出 示)
1.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么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 上了点年岁的人,怎么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老师:谁能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话?(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能说一说这两个句子话有什 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
学生:第一个句子话更合适。
老师:为什 么?
学生:因为第一个句子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老师:“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 么吗?
学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老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老师:哦?那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学生朗读)
老师:读得确实不错。
老师: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教师出 示两个不同的句段,让学生对比分析,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描写的具体和用词的精妙,这是在训练学生理 解语言的基本能力,同时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老人的人性美、人格美、无私美,这样孩子的感 情世界就会得到升华。然后引导学学生朗读出这样的感受,这里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老师: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一些地方发现并感受到了美?
学生:我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发现了美。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这句话中的“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说 明人们走搭石时都想着后面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家乡人的一种美。
老师:非常正确,心中有他人也是一种美。谁还愿意说一说你找到的美?
学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老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么样的美?
学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老师:非常正确,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学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
老师:声音美?声音美在哪?
学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老师: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
老师:好象不够轻快,听着有点沉重的感觉呢。试着轻快一些。
(学生再次模仿)
老师: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
老师: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
学生:还有画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老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播放音乐,师读句子)
老师: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学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他们走得很整齐。
学生: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老师: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谁还愿意试一试?
老师: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一些地方发现了美?
学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
老师:非常正确,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板书“谦让”)
学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这个环节仍然是研读交流阶段,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寻找美、发现美、体验美。美就在文本之中,就在字里行间,走进文本,读出文本,这才是阅读教学的境界。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每个学生的发言都洋溢着自己的个性。比如学生发现了画面美、声音美、协调美、谦让美、友善美。美在不同的孩子的眼里有着不同的解读,而这些是从文本中读出来的,不是靠教师讲解和琐碎的追问才发现的。在师生的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点拨性和激励性的语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的引读时机恰到好处,中间又穿插了教师有情有色的配乐范读,把文字之美跃然与耳,情文并茂。
老师:有道理。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
学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老师: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
学生:理所当然
老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 么意 思?
学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 思。
老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 么呢?
学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
老师:那你怎么理 解这句话?
相关分类
人教版四年级课堂实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