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 →学习网 → 语文教学 → 人教版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市级教学公开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实录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282次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一、 了解毛泽东,激情引导新课
老师:同学们,听着这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熟悉的旋律,看着画面中这久违的亲切的面庞,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毛泽东。(板书:毛泽东)谁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你收集的资料,或者也可以联系刚才的那首歌,谈一下你对毛泽东的印象?
学生: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伟人。
学生:学习了《长征》,我感觉毛泽东还是一位诗人。
老师:是的,毛泽东是诗人,是伟人,他也是军事家、书法家,让我们通过一组资料在读中进一步了解他。(播放课件)
老师:诗人毛泽东,他的诗词磅礴大气,他在《长征》中写道:
学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老师:他在《七律.到韶山》中写道:
学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老师:伟人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庄严宣布: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老师:开国大典上他向游行的队伍回首问好的形象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学生: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老师:军事家毛泽东,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的十六字方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学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老师:书法家毛泽东,这是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词:
学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老师:这是他在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的题写的
学生:为人民服务
老师:看着,读着,你想说什 么?
学生:毛泽东真了不起。
学生:毛泽东多才多艺。
老师:是呀,在老师的心中,毛泽东确实很了不起,他叱咤风云,统领三军,受万民拥戴,就像课前我们在歌中听到的那样,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是人们心中不落的红太阳,他是诗人,是伟人,是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可他毕竟不是圣人,他也有着凡人的情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去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二、 明确本课目标,检查预习:
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学会预习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谁会读?
学生:勋鉴 殉职 奔赴 尊重 踌躇 黯然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老师:中国的词语都是带有感 情色彩的,请同学们试着体会,齐读一遍。
老师: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
学生: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光荣殉职,毛泽东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同意将爱子葬在朝鲜。
学生: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殉职,毛泽东踌躇过,但还是在电文稿上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决定将儿子葬在朝鲜。
老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强,学会概括也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必备的素质。这篇课文该怎么样学,学什 么呢?老师根据单元的导语和课文的连接语,给你作了归纳,(播放课件)请你读一下。
学生:怎么样学:轻声读或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学什 么:1、了解文章大意。
2、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的伟人胸怀。
3、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老师:明确了目标,我们一起加油,老师希望每节课同学们都能有新收获。
三、师生合作,学习新课。
老师:我们来看课题,齐读:
学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老师:“忠骨“是什 么意 思?
学生:忠臣的遗骨
学生:忠臣的遗骸
老师:课文中指谁呢?
学生:毛岸英(播放课件)
老师:非常正确,同学们看这就是毛岸英烈士的遗像和他的墓碑。
老师:为什 么说是忠骨呢?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课文一——三节,从中找到答 案。(播放课件)谁来回答?
学生:因为毛岸英是为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的,所以说是“忠骨”。
老师:在预习中,老师布置同学们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自己不理 解的词语,有理 解“勋鉴”这个词的吗?
老师:理 解得很好。你是怎么理 解的?
学生:查阅工具书
老师:很会学习
老师:“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电文稿上的这一行字触目惊心,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使整日牵挂朝鲜战事的毛泽东主席国忧中又添家痛,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下面的课文,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划出自己深受感动的或特别喜欢的部分,把你通过语言文字读到的信息简单批注在旁边,待会儿和同学交流。
老师:看着同学们静静读书,写写划划真是一种享受,老师都有些不忍打断你们了。谁能起来交流。
学生:使我深受感动的是这一段:(播放课件)从收到这封电报起,这次怎么会……我的体会是毛泽东得知自己心爱的长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很悲痛。
老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真了不起。毛岸英牺牲的时候年仅28岁,而毛泽东主席当时已年近六旬,亲人突逝,生离死别,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呀?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怀念母亲》一文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播放课件)请你读:
学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老师:季羡林中年丧母孝感天地。但人们却认为在人生的三大不幸中哀大莫过于老年丧子。(板书: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如万箭穿心,使人撕心裂肺
学生:肝肠寸断、痛彻肺腑、心如刀绞、悲痛欲绝、茶饭不思、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老师:可任凭我们用怎么样的词语也形容不出这丧子之痛有多深,谁能把你体会到的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来。
老师: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听了他的朗 读,你又有什 么新感受?毛岸英的不幸牺牲,使毛泽东主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凝望着窗外那已经萧条的柳枝,他在心中默念着庾信的《枯树赋》:
学生: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老师: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吟《枯树赋》,老人生悲,老师也想读读这一段,你们读电文稿上的这一行红字,
学生: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老师:从收到这封电报起,……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学生: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这次怎么会……
老师:读出了一位父亲的丧子之痛,很好,谁接着交流,你深受感动的部分?
学生:最让我感动的是:“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我的感受是,岸英已经牺牲了,毛主席像儿子活着的时候那样在叫着儿子的名字,好像能唤回儿子,他的心里一定在流泪。
老师:真了不起。思儿心切才声声呼唤,无比悲痛,(板书:无比悲痛)才情不自禁,主席呼唤着长子的名字,心中有多少话想对儿说,他想说,岸英,岸英!
学生:你真的不在人世了吗?
老师:他想说:
学生:岸英,岸英啊,你真的丢下为父一个人走了吗?
老师:他还想说:
学生:你就这样走了,你可知道我有心多痛
老师:可任凭我们怎么呼唤也无法体会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老师:人死不能复生,沉浸在悲痛中的毛泽东主席又要面对怎么样的抉择?请同学们看这样两份电文稿。(播放课件)请你读:
学生:彭老总来电: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老师:面对这两份截然不同的电文稿,(播放课件),
学生:主席仰起头……,
老师:主席想:
学生: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老师:生不能相送,死后想见最后一面,人之常情呀,季羡林千里奔丧不就是为了见母亲最后一面吗?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凡人情怀。(板书:凡人情怀)
老师:但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播放课件)
学生:“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老师:读了这段话,谁有话要说?两份电报截然不同,两种心情互相矛盾。(点击课件),身为父亲的毛泽东,身为主席的毛泽东内心定是波澜起伏,下面我们分组朗 读这一段话,这两排的同学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体会毛泽东的情感世界,这两排同学你们从一个伟人的角度来体会毛泽东的内心世界,老师来为你们播报电文稿。
老师:彭老总来电: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父亲毛泽东想:
学生: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老师: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主席毛泽东想:
学生: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tag: 教学 课堂 公开课 青山 人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人教版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相关分类
人教版五年级课堂实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