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242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3、总结基础字词:

①通假字三个。②古今异义字。③三个难句的翻译。

四、当堂检测:

(一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什么?蔡桓公是怎样回答的?他为什么要那样回答?

2.十天以后,扁鹊又是怎样说的?效果怎样? 

3.扁鹊最后一次见桓公时,“望桓公而还走”。对此,扁鹊是如何解释的?

4.这个故事的结局怎样?

二、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两组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疾病: 古汉语中,“疾”和“病”都可以指“病”,如本文“君有疾在腠理”“君之病在肌肤”。

但“疾”常用来指一般的病,而“病”常用来指重病或病得很重。

三、阅读训练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还xuán B腠zòu C汤tāng D齐qí

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3用原文填空

(1).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

(2).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的句子是                           

(3)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以下四种理解,请选出最妥当的一项。

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医德

C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D告诫人们过分骄傲自信而不想念群众是错误和危险的。

(4)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5)拓展填空

忠言________,良药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