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4:21 浏览次数:242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故:特意。 汤 ;同 ‘烫’,用热水焐。 之 :结构助词,无实义。 所及:所达到的部位。 及:达到。
针石:金针、石针。 火齐:火剂汤。齐同“剂”。
赏析:这句话是重点句子。要记忆,理解和翻译。它揭示了桓侯病情的逐步发展。
7、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今:现在。 臣:古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也是自谦的自称。是以:即以是,因此。
请:过问,拜见。
8、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己逃秦矣。
9体痛:全身疼痛。 索:求,寻找。 矣:语助词,“了”。
10、桓侯遂死。
遂:于是,就。
五、当堂检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
2.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 还: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及:
5.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
6.桓侯遂死。 遂: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课文。 2、翻译扁鹊的回答蔡桓公使者的话。
二、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
1、 1—3 第一次见面。(开端)
介绍人物、事件、揭示矛盾。
2、 4—6 第二次见面。(发展)
扁鹊诊断病情的发展;蔡桓公的盲目自信。
3、 7—9 第三次见面。(发展)
三次见到蔡桓公。第一次写得很详细,其他都是略写。但也显示了蔡桓公病情的发展。
4、10—12 第四次会见及回答使者的话。
这次扁鹊见了回头就跑,一反常态,情节突现波澜,引起悬念。排比句的运用,增强语气,指出蔡桓公兵病情的发展严重。5、13—14 扁鹊逃秦,桓侯病死。(结局)
(1) 扁鹊逃秦的原因?
(2) 桓侯病死的教训?
三、课文总结。
1、中心思想:
通过蔡桓公生了小病后盲目自信无病,不及时治疗,使病情日益加重,终至不治而死的故事,教育人们要人们要防微杜渐,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讳疾忌医。
2、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以桓侯的病情发展为线索。
(2)、叙事简练生动,详略得当。
(3)、语言准确,得体。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导学案,导学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导学案
相关分类
语文导学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