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6:08 浏览次数:582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说虎》《智惩恶少》导学案
主编/乔安红 编辑/赵修玉 徐崇峰 王宾
第一课时 学习《说虎》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2、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3、学习本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理解运用比喻的方式进行说理。
4、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人。
【导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走近作家:《说虎》作者是 ,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 ,晚号 。谥号文成。博学,通天文,兵法。辅佐朱元章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本文节选自 。
2、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
3、教师范读课文
4、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句读。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重点词语及句子)。
①解释加点词
于人不啻倍也: 则人之食于虎也:
则人之食于虎也 : 不啻:
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寝: 处:
利其爪牙: 故人之为虎食者:
皆虎之类: 何足怪哉:
而人无之: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② 翻译句子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2、 再读课文,梳理说理层次。
第一段:提出问题,即老虎气力比人大,人被老虎吃掉并不奇怪。
第二段:分析问题,即老虎用力气,人用智慧,所以人常战胜老虎。
第三段:得出结论,人被老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工具却不用的原因。
三、合作交流
1、 划出表明本文主旨的句子,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得出这个结论的?
2、本文阐明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课堂小结
本文借虎喻人,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的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然招致失败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1、《说虎》将人与虎相比,有两个字是最关键的,你能把这两个字指出来吗?试用《说虎》阐明的道理,解说《狼》、《李寄》以及《童区寄传》等篇的内容。
2、如果你遇到区寄、李寄、屠户相似的境遇(选一),你会怎样做?请在小组或班上讲述你编出的故事。
【达标测评】
阅读《说虎》完成练习。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之: 不啻:
②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而:
③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故:
④何足怪哉? 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①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② 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③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3、第一段说明了人被老虎吃掉的原因是什么?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5、第二段的寓意含有哪两方面内容?
6、本文对创建功业者、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告诫?
第二课时 学习《智惩恶少》
【温故互查】
小组互查背诵《说虎》
【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逞强好胜:
稳操胜券:
不堪其辱:
胆怯:
挑衅:
恼羞成怒: 绯红:
作揖赔礼: 仗势欺人:
2、简介: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说虎》《智惩恶少》导学案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导学案,导学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导学案
相关分类
语文导学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