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6:08 浏览次数:924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二、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说明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勾画了战后恶劣环境,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原句再次点出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充分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
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例如,就“老妇人也没有说话”一句想想,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就这几句想想,她为什么鞠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此等等。这样去思考,思路就打开了。
五、反思学习,归纳主旨: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设计:
蜡 烛
西蒙诺夫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精心选材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
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学习阅读记叙文
任何一篇记叙文,都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一般把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称为记叙的六要素。阅读记叙文,抓住了这六要素,也就大体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
记叙文有侧重写人的,侧重写事的,侧重写景状物的。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外貌,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阅读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注意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的,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阅读记叙文,还要注意它的写法,如用的第几人称,遵循什么顺序,记叙的线索是什么,选材和剪裁有什么特点等等。至于语言方面,要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背诵一些优美或者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
,《蜡烛》导学案3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导学案,导学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导学案
相关分类
语文导学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