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蜡烛》导学案

《蜡烛》导学案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470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蜡烛》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蜡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

.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联想拓展法。在文意蕴藉的地方,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2、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一、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及背景。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酉蒙诺夫的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寓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麦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

2、写出几句和蜡烛有关的古诗句,品味蜡烛不同的象征意义。

3、解决字词: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二) 导学部分: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故事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复述要抓住记叙的要素。)

(二)研读课文:

1、你觉得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对哪些内容反复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

2、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感人?

三、当堂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

  2、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

  3、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4、上文的主题是( )

    A、反战    B、爱国

    C、称赞勇敢    D、歌颂奉献

 四、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五、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相同题材的文章,写写读后感。完善本篇导学案,完成下一课导学案。

 六、反思:

 七、预习指导

下一篇是书信体文章,阅读时要把握“反战”的主题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蜡烛》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