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共两课时)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共两课时)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67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共两课时),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课前预习】
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解释“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熟练朗读课文,划分停顿节奏,不会的做标记。  

4、同步、配套中的积累运用。  

【课堂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3、A.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 能      

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矜(          )  F.皆有所养(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  

【合作研讨】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  

【检测延伸】                         怪哉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
   [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
   1.解释加粗词语。
   ①观者莫识(       )
   ②还对曰( )
   ③咸仰首叹曰( )
   ④信如其言( )
   ⑤何以去虫( )
   ⑥以酒灌( )
   2.翻译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狱处。
  
   ②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
  
   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解释加粗字:
   不独亲其亲:①亲:                   ②亲:
   不独子其子:①子:                   ②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 :
 5、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课堂自学】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合作研讨】  

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的问题。  

【检测延伸】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老而无子的人。(    )  

老而无夫的人。(    )  

老而无妻的人。(    )  

幼而无父的人。(    )  

2.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①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上题语句划分节奏。  

4.(一)语段点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用课文原话填空。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下一页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共两课时)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