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学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学案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198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学案,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理解孟子的人才观。3、积累名言警句。

预习重点: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预习任务: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章,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3、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预习诊断:

1、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孙叔敖(    )  行拂乱(    )

曾益其所不能(    )  法家拂士(    )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行拂乱其所为。

3、收集《孟子》资料,查找关于孟子的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4、文章第一段中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想说明什么道理?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论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习质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限时作业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苦其心志 苦:

(2) 曾益其所不能 曾:

2. 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5.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 

(3)公输盘诎。____________        (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宋何罪之有? 

(2) 夫子何命焉为?    

 

(3) 胡不见我于王?    

 

 (4) (然)胡不已乎?

 

 (5)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预习质疑】

把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整理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