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6:08 浏览次数:201次 栏目:语文综合性学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备课参考资料
梅河口市博文学校初中部 艾国华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一部书,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二、生字正音记形: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 bì) 同“弼”空乏( kōng ) 曾益(zāng)行拂乱(fú)
三、解释重点实词。
【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举】被举用,被选拔。【筑】捣土用的杵。【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海】在海边(隐居)。【市】市井之间。【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苦】原来是形容词,使……痛苦。【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饿】使……饥饿。
【空乏】资财困乏【拂】违背、受阻挠。【乱】扰乱。【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使动用法,使……惊动。【忍】使动用法,使……坚韧。【忍性】就是壮大胆量。【曾】与“增”通假,增加。
【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于】都是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虑】思虑。【而后】连词,表示先后相连。【作】奋起,有作为。
【色】脸色。【征】征验,表现。【喻】了解。【入】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通“弼”,辅佐。【出】国外。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生】使动用法,使……生存发展。【死】使……委靡死亡。
【于】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
四、通假字
1、衡于虑 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五、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饿其体肤 饿: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 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
3、举于版筑之间 :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4、举于士: 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5、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六、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2、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3、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颠倒错乱
6、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7、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七、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备课参考资料tag: 参考资料 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关分类
语文综合性学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