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486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
三里河中学初三下册           慈海红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导学过程:

◆知识预习

 
 
1、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①唐雎(   )  ②怫然(    )  ③休祲(    )

④缟素(   )  ⑤徒跣(    )  ⑥色挠(    )

2.解释加粗词语。

(1)请广于君(    )                (2)非士之怒也(    )

(3)岂直五百里哉?(    )          (4)弗敢易(    )

(5)休祲降于天(    )              (6)长跪而谢之(    )

(7)秦王色挠(    )                (8)寡人谕矣(    )

2、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  B.听、讲  C.派、遣  D.出使  E.使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2)唐雎不辱使命(    )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

3、请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    )             A.骚挠     B.屈服

(2)长跪而谢之曰(    )         A.道歉     B.谢意

(3)天下缟素(    )             A.gǎo      B.kǎo

(4)弗敢易(    )               A.交换     B.交易

4、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学教过程:(第一课时)

1、正音正字,疏通文意: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祲jìn缟găo挠náo 谕yù

2、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3、文章划分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呢?

4、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试举几例。

6、布置作业:认真阅读,逐句翻译,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8、通过课文分析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

唐雎: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当堂训练: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