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导学案《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12-20 22:56:08  浏览次数:13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标签:导学案大全,http://www.170xue.com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http://www.170xue.com
www.170xue.com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一. 给下列字注音、注义。

  A. 注音

  蕃长于春夏 ( ) 辍广 ( ) 啜菽 ( )

  秽稼恶 ( ) 籴贵民 ( ) 雩而雨 ( )

  卜筮然后决大事 ( ) 楛耕伤稼 ( ) 礼义之不愆兮 ( )

  B.重点字义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 )

  君子有常体矣 ( )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 )

  若夫志意修 ( )

  是节然也 ( )

  上暗而政险 ( )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 )

  大天而思之 ( )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 )

二。下面是荀子《天论》的第一自然段,试翻译,并完成后面练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⑴治乱,天邪?           ( )通( )

⑵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  ( )通( )

⑶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倘见      ( )通( )

⑷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通(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②养备而动时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④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⑤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⑦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⑧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C. 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⑦/③⑥/⑤⑧
点此下载: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