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6:08 浏览次数:727次 栏目:语文导学案
——《庄子·田子方》
【译文】列御寇为道家师长伯昏无人表演射术。他拉满弓弦,在肘上放一杯水,然后发射。一箭接一箭,连中靶心,而杯不动,水不洒,姿势稳健,神色不变,好像木偶一般。伯昏无人看了,说:“你这里为射而射,还不是忘我之射。我试与你登高山,踩险石,临百丈深渊,你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登极踏险,转身背深渊,徐徐后步,直到脚底二分悬空,然后请列御寇上这儿来射箭。列御寇却吓得趴在地下,冷汗淋漓,不敢动弹。伯昏无人见他这样,笑道:“射术精深的人,上观青天,下测黄泉,纵横八极,神态自若。而你瞻前顾后,胆战心惊,自然很难射中目标了。”
【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理解《逍遥游》第1、2段:重点字词、内容大意。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
(一)第一段原文:
北冥有鱼,其(代词,指鱼)名为(是)鲲。鲲之(助词,的)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承接,进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发,这里指鼓动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天(即“垂于天”,于天垂,从天上垂落的)之云。是鸟(代词,这)也,海运(海动)则(就)将(将要)徙于南冥(即“于南冥徙”,向南冥迁徙)。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动词,记录)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作用,不译)徙于南冥也,水击(拍打)三千里,抟(盘旋)扶摇(旋风)而上(名作动,向上飞)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即“以六月息去”,以,介词,用;息,风;用六月的风离开)也。”野马(雾气)也,尘埃也,生物之(主谓之间,取独,不译)以(介词,用)息(气息)相吹(吹拂)也。天之(助词,的)苍苍(深蓝色),其(是)正色邪?其(还是)远而(因而)无所(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至极(终点)邪?其视下也,亦若是(代词,这样)则已(罢)矣。且夫(固定词组,放在句首,可译为再说)水之(取独)积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不翻译)不厚(深),则其负(承载)大舟也无力。覆(倾倒)杯水于坳堂之上(即“于坳堂之上覆杯水”,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则芥为(作为)之舟。置(放置)杯焉(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不译)则胶(粘,着地),水浅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舟大也。风之(取独)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就)在下矣,而后乃今(然后才能)培(凭借,乘着)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疑问句中宾语前置,没有能阻挡它)者,而后乃今将(将要)图(想着)南(向南飞)。蜩与学鸠笑(嘲笑)之曰:“我决起(轻快)而飞,抢(触碰到)榆枋,时(有时)则不至而(就)控于地(即“于地落”,向地面坠落)而已(罢了)矣,奚以之(动词,到)九万里而南(名作动,向南飞)为(哪里用得着···呢)?”适(到,去)莽苍(近郊)者,三餐(名词作状语,用一天)而反(通“返”),腹犹果(很饱)然(···样子);适百里者,宿(音xiu,四声,名词作状语,用一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名作状,用三个月)聚粮。之(代词,这)二虫又何知(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知何”,知道什么)!
1、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
答: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答:“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答:“去以六月息者也:,即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5、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是非逍遥的?
答:“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答: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作者说:“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
7、提问:蜩与学鸠“枪榆伤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答:照样讲明它们也不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二)第二段原文:
小知(通“智”,智慧)不及(比不上)大知,小年(年,寿命;小年,短寿命)不及大年。奚以(用什么)知其然(代词,这样的情况)也?朝菌不知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第一天),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助词,的)南有冥灵者,以(介词,把)五百岁为(作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至今)以(介词,因为)久(活得长)特闻(著名),众人匹(和···比较,相比)之,不亦(固定词组,不也是)悲(可悲)乎!汤之问(取独)棘也,是(代词,这样)已(罢了)。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形作名,宽度)数千里,未有知其修(形作名,长度)者(···的人),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穿越,穿过)云气,负(背负)青天,然后图南,且(将要)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且(将要)奚适(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适奚”,到哪里)也?我腾跃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上(向上飞),不过(不超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即“于蓬蒿之间翱翔”,在蓬蒿之间飞翔),此亦飞之(助词,的)至(最高程度)也,而(可是)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通“辨析”,辨析,区别)也。
8、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答: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
9、除去彭祖,本段还提到的两个人,作者想借此说明什么?
答:作者提到宋荣子、列子,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第三课时
(三)第三段原文:
故夫(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不译)知(通“智”)效(胜任)一官,行(行为)比(联合,团结)一乡,德(美德)合(使···满意)一君,而(通“能“,能力)征(使···信任)一国者,其自视(自己看待自己)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从容不迫)然笑之。且(况且)举(形容词,全)世誉(夸奖)之而(连词,表转折却)不加(更加)劝(努力),举世而非(责备)之而不加沮(沮丧),定(分清,认清)乎(句中语气词,不译)内外之分,辩(通“辨”,分辨)乎荣辱之境,斯(这样)已(罢了)矣。彼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于(在)世(世间),未数数(拼命追求)然也。虽(虽然)然(这样),犹有未树(树立)也。夫列子御(驾驭)风而行,泠(轻快)然善也,旬有(通“又”)五日而后反(通“返”)。彼于(对于)致(招致,祈求)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相当于“于”,免于行,即免于行走)行,犹(仍然)有所待(凭借,依靠)者也。若(像)夫(代词,那些)乘( 顺着)天地之正(正气),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以(连词,表承接,进而)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乎,停顿,不译;恶待,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待恶,依靠什么)哉!故曰:至人无己(无我),神人无功(不要功利),圣人无名(不要名声)。
10、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哪种人能达到种境界?
答:庄子所认为的“逍遥”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课堂练习】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决起而飞 (快速的样子) B、腹犹果然 (充实之态,此处为食饱之状)
适莽苍者 (往) 朝菌不知晦朔 (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庄子及《逍遥游》导学案tag: 庄子 语文导学案,导学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导学案
相关分类
语文导学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