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4:21 浏览次数:972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虽美,但头绪太多,有盲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和关爱,有小姑娘快乐爽朗有笑声以及她纯真善良的心灵,有“我”的心情变化的心路历程,还有好心人捐献角膜带给小姑娘复明的希望,这么多的“头”放在一起,要上一堂简洁深刻的课,教学设计无疑是个难题。
而马老师独辟蹊径,,以教师为主导,打乱课文的顺序,结合我校的语文课题研究,以问题导入法展开教学,以一问“番茄太阳”指什么?让学生带问题读书,进行以点带面的教学。同时这个问题也是本课的重难点。马老师一上来就抓住课文的重难点,紧扣文中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感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马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突出。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要想学生成为学习的认,就必须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马老师的这节课,就做到了这一点。
足够的学生读的空间。真正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古人也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才有更多的感悟。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她采用了多种读的方式:浏览、默读、自由读等,使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在品读—感悟—赏读中,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
足够的学生说的空间。本节课中马老师创设各种情境,构建诸多训练平台,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例如在找明明笑的句子后,让学生用其所长上“因为…… 所以……”说一说为什么明明的笑脸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同时这一节课都以这问题贯穿始终,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理解由浅入深。
足够的学生想的空间。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理解与体验才会加深,情感才会得以熏陶,才会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中,马都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设计了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去想“明明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番茄太阳除了指明明,还有可能指谁?”等问题,学生不仅感悟了语言,想像也已突破教材的局限,迸发出创造火花。
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如板书设计的新颖,教学环节间语言的精炼等都体现了教者对这节课准备的充分与钻研的深入。
有待商榷处:开始时问题的导入“番茄太阳指什么,从哪儿知道的?”这一问题直奔重难点,在让学生找到句子后就直接回答,这问题并不是就句子本身能解决的,应结合课文去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更到位。
,《番茄太阳》听后感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