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实录《黄生借书说》课堂教学实录

《黄生借书说》课堂教学实录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866次  栏目: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黄生借书说》课堂教学实录,http://www.170xue.com

生:我们认为第三段是把小时候的我和长大后的我进行对比。

师:具体说一下,好吗?

生:小时候没有书读,长大后有书不读,进行对比。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有书和向别人借书进行对比。

生:我小时候向张某借书,他没有借给我,而黄生向我借书,我借给他进行对比。

生:我要说的是第一段,藏书的人不读书,和我借书进行对比。

师:这里有我借书的内容么?

生:没有。

师:再找找。

生:第一段最后一句:“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这也是对比,祖父积书和子孙弃书进行对比。

师:这也是一个对比,你读书也很仔细。

生:第二段,我借书和拥有书的心理进行对比。

师:老师也把本文的对比进行了总结,请看大屏幕,共有8个。(学生看大屏幕)( 1 ) 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 2 ) 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 ( 3 ) 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 ( 4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5 ) 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心理作对比。 ( 6 ) “余”幼时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 7 ) “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对比; ( 8 ) “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的对比。

这里能够体现作者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是哪几个对比。

生:4、5、6吧。

师:你说的很好。(指大屏幕)我们再看第二题:本文是议论文,但从表达上看,是否以说教的方式来训导黄生呢?

生:我认为本文作者没有用说教的方法说教黄生,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喜爱读书,长大了以后,当了官,有了钱,买了书,却束之高阁,不读它们了。

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黄生,要好好读书。

生:他举了很多例子,第一段的天子之书,第二段用自己的事来说,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应该认真读书。

师:举了很多例子,目的是让黄生理解。

生:我认为第一段是举了一些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其他人之书的例子,很有说服力;第二段说了自己的看法、观点;第三段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第四段用了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娓娓道来,完全没有说教的感觉。

师:你说的很完整,她的答案告诉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按照行文的顺序,力求完整。

我们看第三题: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生:我认为不是的,要看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他爱书的话,借书他也会读,买书他同样也会读。

师:这要看那个人是否喜欢读书。我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只想用一句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我觉得要学习本文对比的手法。

生:我们现在拥有很好的条件,要珍惜,要好好读书。

生:我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读书。

生:先从黄生的角度来说,借书就应该认真地读,从张氏的角度来说,别人向你借书,你就应该借给别人,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学习他小时候读书态度,长大以后,争取做到,有书就应该认真地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黄生借书说》,完成了四个学习目标。大家在预习、学习等环节中表现很踊跃,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种很好的习惯!

下课!

上一页  [1] [2] 

,《黄生借书说》课堂教学实录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