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数学高二数学辅导《数列极限》课前预习

《数列极限》课前预习

12-20 22:58:55  浏览次数:954次  栏目:高二数学辅导

标签:高二数学辅导资料,高二学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数列极限》课前预习,http://www.170xue.com

  1、数列产生的背景
  
  数列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产生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如人类在早期的活动中,必然涉及到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显然最先得到的是一些简单规则的图形的面积,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等,那么,之后自然的问题是:更复杂而特殊的图形如园、抛物线下的图形等的面积该如何计算。最初处理这类问题采用的是近似计算的思想。看下面的例子。

  例1、刘徽割圆术计算园的面积。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墨经》上就已经给出了圆的这个定义,而公元前11世纪,我国西周时期数学家商高也曾与周公讨论过圆与方的关系。认识了圆,人们也就开始了有关于圆的种种计算,特别是计算圆的面积。我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在第一章“方田”章中写到“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面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面积公式。为了证明这个公式,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撰写《九章算术注》,在这一公式后面写了一篇1800余字的注记,这篇注记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根据刘徽的记载,在刘徽之前,人们求证圆面积公式时,是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来代替圆面积。应用出入相补原理,将圆内接正十二边形拼补成一个长方形,借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论证《九章算术》的圆面积公式。刘徽指出,这个长方形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的一半作为长,以圆半径作为高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这种论证“合径率一而弧周率三也”,即后来常说的“周三径一”, 取“周三径一”(即 )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往往误差很大。东汉的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从研究圆与它的外切正方形的关系着手,得到圆周率。这个数值比“周三径一”要好些,但刘徽认为其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必然要大于实际的圆周长,也不精确。他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都有一个差,用有限次数的分割、拼补,是无法证明《九章算术》的圆面积公式的。因此刘徽大胆地将极限思想和无穷小分割引入了数学证明。刘徽以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既大胆创新,又严密论证,从而为圆周率的计算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刘徽也开创了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先河。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 为3.14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圆周率计算的最精确的数据。刘徽对自己创造的这个“割圆术”新方法非常自信,把它推广到有关圆形计算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汉代以来的数学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刘徽的割圆术记载在九章算术第一卷方田章的第32题关于圆面积计算的注

  文里。其主要思想是:在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每边边长均等于半径(这是做内接正六边形的原因);再作正十二边形,从勾股定理出发,求得正十二边形的边长,如此类推,求得内接边形的边长和周长,用此周长近似为园的周长,由此近似计算出园的面积。当n逐渐增大时,面积就越接近圆的面积。

  其关键的步骤是当边数加倍时,如何计算边长。如下是一个由正2n边形的

  边长计算加倍后的正4n边形的边长的过程:如图:

边长计算加倍后的正4n边形的边长


  2、数列的定义

  定义1.1 无穷(可列)个数按次序一个个排列下去或按正整数编号的可列无穷个数, 称为数列。

  如1,,和2,4,6,…,2n,… 都是数列。由于数列中有无穷多项,不可能把每一项都写出来,因而,为书写和表示方便,我们引入数列的通项定义:把数列中每一项与一个正整数对应,如第一项与正整数1、第二项与正整数2、如此,任意的第n项与正整数n对应,然后用对应的正整数如用n的表达式把这一项表示出来,这个表达式就是数列的通项。通俗地说,数列的通项就是数列规律的表示。

  定义1.2 若正整数n的表达式满足n=1时,x1为数列的第一项,n=2时x2为其第二项,对任意的n,为对应的第n项,则称x 为对应数列的通项,对应的数列记为{ x }。

  如前面给出的两个数列分别记为和 {2n} 。以后就用通项表示一个给定的数列。

  注、数列可看成特殊的函数――离散变量的函数: =f(n).

  注、数列与集合的区别

  数集中,元素间没有次序关系,重复出现的数是同一个元素。数列可以视为特殊的可列无穷数集,每个数都有确定的编号,有确定的顺序,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数是不同的元素。故不同的元素,值可以是相等的。 即靠位置(编号)确定元素。而不是靠大小。因而,有一个数允许在同一数列中重复出现,而不能看成一个元素。如,常数列:c,c,c…….,记为{ }, 其中 =c。而数列为:

  -1,1,-1,1,……

,《数列极限》课前预习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