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文本研究语文趣谈 “活”与“死”的妙用(初中语文七年级)

语文趣谈 “活”与“死”的妙用(初中语文七年级)

03-03 17:58:25  浏览次数:388次  栏目:文本研究

标签: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http://www.170xue.com 语文趣谈 “活”与“死”的妙用(初中语文七年级),http://www.170xue.com

语文趣谈  “活”与“死”的妙用(初中语文七年级)

【学情分析】

所带初二13和14班两个班的学生,每班班49人,其中13班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作业书写认真,自学能力较强,考成绩较好,但上课回答问题不够大胆。14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书写潦草,不喜欢写作业,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教起来相对轻松些,有的同学回答问题较积极,背诵能力较强,考试成绩处于中段。

【教学内容分析】

“语文趣谈”的内容,包括文字、语法、语用、修辞、文言等语言学知识,鉴赏、创作、体裁等文学的应用理论知识。每单元一篇,短小活泼,趣味性强,可读性强,有趣有用。读读即可,读、写会起到潜在地起了指导作用。本节课学习的“语文趣谈”是《“活”与“死”的妙用》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的人》这一课,学生对课文中的“活”与“死”的含义已经有了了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课文中的“活”与“死”的含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掌握表达的一些技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共七节,其中第一节是这样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中的“活着”与“死了”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二、生读教材: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回答: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是由“反动家伙们”肉体、生命之“活”说到他们灵魂、精神之“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由“无产阶级的代表鲁迅”肉体、生命之“死”说到他的灵魂、精神之“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三、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关语言的一些现象。

(用书中的语句来概括,并让学生谈一下体会。)

四.课堂练习
1.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你能举一个事例吗?。
2.指名说

3、教师补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那些虽然仍然生存但是和死了没两样,人们不会记得他,就是俗语说的\'行尸走肉\',如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瞧!这个“套中人”死了,反而倒有神采了!生存对于他来说反而是痛苦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很多改变了历史,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如孔子,他虽然过世2千多年,但是他的思想学说还在世界上传播,这不是好象他还活着吗.
2、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分别举具体的事例说明“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作业安排】

根据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丰收

(1)指农业取得好成绩。                                               

(2)指工作和学习的收获多。                                          

[1] [2] [3] [4]  下一页

,语文趣谈 “活”与“死”的妙用(初中语文七年级)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