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170xue.com
《有的人》课堂教学实录,http://www.170xue.com
师:对。那前后是怎样呼应的呢?
生26::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
生27:前四节与后三节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前四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所以才有后面三节这两种人的不同结果,也就是对他们的议论。
师:说得好!因果关系不能忽视。谁说说,是怎样议论的呢?
生28:对好人歌颂,对坏人责备。后三节说:对人民有益的人,人民把他“记住”“抬举得很高”;对人民有害的人,“人民把他摔垮”。
师:对。对好人的称赞,对坏人的斥责,这就是议论。诗中说“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29:古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这里是说对人民有益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师:是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者,生命力是无限的。他们逝世之后,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最后一节“抬举”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30:是说“受人尊敬”。
生31:是说“受人称赞”。
师:说得有道理。抬举,意思是称赞或提拔。这首诗有了后三节,就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是非观念,使这首诗有了很强的教育意义。那么,这首诗告诉读者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
生32:欺压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人民一定把他打倒;为人民服务的人,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
生3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师:对。这首诗虽然通俗易懂,但说理深刻。除了通过对比表示肯定与否定以外,还有把两种人不一样的结局,很自然地说了出来,从而达到了评价这两种人的目的。这是本诗的第二个特点:叙述中有议论。(板书:叙中有议)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叙中有议的写法,歌颂了鲁迅先生以及像先生一样的人。下面齐读课文,认真体会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写法。(师起头:有的人,一、二——)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首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复习一下刚才学过的词语(师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抬举)。
生34:称赞或提拔。
师:对。(铃响)下课。
上一页 [1] [2]
,《有的人》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