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505次 栏目:高二语文试题
⑨一百年的青春,一百年的激情,一百年的奋斗,留下了一百年难泯的记忆。最难忘,年年岁首,大膳厅灯火辉煌,马寅初校长在新年钟声中,带着微醺致辞。他的潇洒不羁,在思想禁锢的年代,是一缕带着暖意的和风。马寅初终于以诤言获罪,他的《新人口论》遭到围攻。马寅初勇迎风暴,他的《重申我的请求》是一道惊世骇俗的雷电:“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坚定的人格,坚贞的气节,凛然不屈的坚持,在马寅初沉重的金石之声的背后,人们不难发现那种年轻了一百年的北大精神。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从严复到胡适、陈独秀,从蔡元培到马寅初,这是一道永不枯竭的春天的长流水。这水已流了整整一百年,它将永远流下去,这是北大永远的骄傲。
5.(2分)“在北大人的心目中,它依然很美”,从全文来看,北大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
北大一方面继承中国悠久的文化学术源流,同时又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建立起新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
6.(2分)文章用较多篇幅叙说“北大诞生于无边的忧患中”、“它诞生在灾难深重的年代”,其目的是: 突出北大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为理想追求而不懈奋斗的北大精神。
7.(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E )
A. 北大诞生的意义在于划时代地宣告了中国文化的世纪转型。
B. 作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北大精神,同时对思想被禁锢时期造成的悲剧表示深深的遗憾。
C. 本文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北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D. 第二段列举徐志摩、冰心等人的事例衬托出北大在北大学子心中的位置是世界上任何一所校园也未必能替代的。
E. 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读来让人感奋不已,深受启迪。
F. “一百年的青春”是指北大的精神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8.(2分)北大的学术精神是 学术民主、思想自由
9.(4分)文末作者详尽列举马寅初的事例,其作用有哪些?请加以简析。
用典型事例深刻揭示了北大精神的内涵——思想自由、为真理而献身;点题,北大精神永远年轻、代代相传。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每题1分,共6分)
10.(1)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2) 太山不立好恶 ,故能成其高; 江海不择小助 , 故能成其富。(《诸子喻山水》)
(3)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苏轼《前赤壁赋》)
(4)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论语》)
(5)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论语)》)
(6)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3题。(5分)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①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耒江滨。
【注释①】镌,读‘捐’,‘刻’的意思;鑱,读‘缠’,‘刺’的意思。‘镌鑱’可以解释为‘刻画’。
11.(1分) 老杜指 杜甫 (人名)。
tag: 语文 期中试卷 附中 交大 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试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