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505次 栏目:高二语文试题
1.(2分)从一、二两段来看纽约中央公园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城市公园可以带给城市 缓冲 和 动力。
2.(1分)根据文意,对“城市的公园被赋予的期待”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
A. 城市的公园应该成为城市活动社交中心。
B. 城市的公园应该成为游乐场所的汇集地。
C. 城市的公园应该成为人们认识城市生活的一个场所。
D. 城市的公园应该成为养育自然、养育城市人的地方。
3.(2分)文中①、⑤两段两次提到“缓冲”,试简述“缓冲”的具体内容。
公园能够给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们提供与自然接触交流的机会;公园所特有的文化艺术气息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滋养,使人们生活更惬意。
4.(3分)根据文意,具体说说城市公园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1) 城市公园带给人的是一种缓冲和动力。
(2) 城市公园是靠养育而成的。
(3) 城市公园的功能是多用途的、开放式的、多元文化杂交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4分)
一百年的青春
①北大这地方真有点特别,它似是一块磁铁,谁到了这里,谁就被吸住,再也不想离开。其原因并不在校园的美丽。北大现在的校园是很美,但在旧时,那校园说不上美。在战时在昆明,那校园竟是陋巷蓬屋,是相当的残破了。但在北大人的心目中,它依然很美,依然是一块磁石,吸住你,想着它,恋着它,不愿离开。即使你走向天涯海角,北大依然牵着你的灵魂,占领着你的心。
②徐志摩向我们倾诉过他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了的康桥,冰心优美地描写过它所钟情的威尔斯利慰冰湖畔透明澄澈的风光。尽管中国许多远游的学子赞美过哈佛,倾心过早稻田那些巍峨的学术殿堂的美仑美奂,但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所校园,也未必在他们心中替代北大的位置。
③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来自历史漫长行进中形成的传统精神。一切犹如人,人有诸行诸态,但人的气质往往仅属于个人。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大学,但北大的精神也仅仅属于北大。当然,北大的地位很特殊,都说它是中国的“第一大学”,由于它作为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是第一所。溯自古时,它继承了汉太学和晋国子监的传统,算起来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不间断的校史,而且作为戊戌变法的新学的雏形,自1898年算起的一百年来,北大一方面继承中国悠久的文化学术源流,同时又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建立起新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
④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其最具本质的特征,即在于以新学取代腐朽的科举,以中西贯通、文理互融的新型大学取代以仕途为目标的旧学。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在王朝覆灭前夜的出现,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作为一支烛照封建暗夜的火炬,划时代地宣告了中国文化的世纪转型。
⑤北大诞生于无边的忧患中,那一场激情的梦幻破灭之时,许多志士仁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流产的改革新政的一切构想都变成了空文,惟独这所大学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这个站立在废墟上的幸存者,它既是苦难和阴谋的见证,又承担了那些死者的遗愿。所以,北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袭了中国苦难与忧患的遗产。当然,上一个世纪末的理想和追求的火种,也在它的身上得到了绵延。
⑥这所大学,它诞生在灾难深重的年代,它承袭了这大地上的全部忧患,生发而为抗争和奋斗、追求和梦想。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的召唤中,走来的一代又一代学人,万家的忧乐、社会的盛衰、充盈着这批最新觉醒的中国精英的心灵之中。当周围处于蒙昧和混沌状态时,这里的呼唤和怒吼是黑暗中国上空的惊雷。
⑦北大是五四运动的摇篮和发祥地,民主广场的钟声,从沙滩红楼传向古老中国沉睡的大地。从抗议丧权辱国开始,北大人把思考转向深沉,把批判和抗议转向新思想、新文化的建设。蔡元培主政北大时,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这十六字真正体现了北大的魂,是一种能够包容一切的大气度和大胸襟。蔡元培校长为改革当日北大的陋习,即确定学生以学业为目的的方针。为达到兼收并蓄的目标,他邀请各派学术巨擘来校任教,使古今、东西、文理互融互通成为北大学术一大景观。由于嗣后各届校长秉承
⑧这里是科学民主的故乡。北大人一直高举蔡元培校长倡导的学术民主、思想自由的旗帜,在艰难的年代,在困苦的岁月,为科学、为真理、为正义、为维护人性尊严,北大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独立的思考、勇敢的抗争。人们不会忘记那个春寒料峭的时节,思想如刚刚解冻的大地上冒尖的草芽,一曲“是时候了”,呼唤人们高举五四火炬、拆去人间藩篱,表现出新时代的激情。当思想被禁锢,充满挑战勇气的“一株毒草”赫然出现在墙上,那激情的宣扬让人耳目一新。那时胡风冤案既成,举国一片静默,是北大的莘莘学子发出了公开的质疑。在新时代,为了维护思想自由,一位张志新式的北大女诗人,悲壮地死在黑暗与黎明交会时刻。
tag: 语文 期中试卷 附中 交大 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试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