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兰亭集序》学习指导

《兰亭集序》学习指导

03-04 19:50:14  浏览次数:494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http://www.170xue.com 《兰亭集序》学习指导,http://www.170xue.com


 

  一、学习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二、基础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部奇书——世界上没有哪一篇文能如此绚丽多彩。
  它不但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死生亦大矣”的思想同样令人叹之。
  可是,最为传奇的是这本书,现在却不知道在哪里?传说喜爱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他为了得到这本书,密派大批衙内高手前往江浙寻找。得到书后,他不惜食言,杀死所有知情者。生前他将此书日日放在枕边,死时还想将其殉葬昭陵。没想到,此书却被女皇武则天截了下来,武则天死后,此书被殉葬在了乾陵!

  (一)、重点字音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ǔ)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曾(céng)不知  感慨系(xì)之

  (二)、背景知识
  1、兰亭:景幽、事雅、文妙、书绝
  从绍兴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林中有一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现在的兰亭,内有一块御碑,据说是康熙皇帝钦旨铸造的,高6.8米,宽2.6米,厚0.4米,重量达三万六千余斤,为世界上最重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康熙帝癸酉年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四周则楼有龙凤、牡丹、祥云等图案,华贵恢宏。

  2、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爱鹅,从鹅的形态中悟出笔的走势。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3、文化常识
  1)、修禊
  1600多年前的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包括谢安、孙绰),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禊。

  2)、流觞曲水
  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同时写一首诗,即“一觞一咏”。
  修禊后,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

  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参见课本前彩图,为摹写本)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三、《兰亭集序》的思想性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思想性也同样令人叹之。找一个字来概括每段:乐——痛——悲(也有人说“游、感、由”等)

  四、课文赏析
  (一)赏析第一段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

  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但都由一个“乐”字收束——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乐哉!

  这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致。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春聚、贤人、雅境、美事、朗天、乐怀。

  (二)赏析第二段
  王羲之“借酒浇块垒”,为什么他要在文章中抒发“人生”感慨?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第二段,作者用了一个“痛”字,是痛苦?痛心?痛惜?悲痛?应该先了解作者是因何而痛。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作者先写了生活的客观现状:“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意思说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也有认为“俯仰”指的是生命短暂,无论怎样,都是每个人要面对的,不能逃避的)之后,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深入讨论: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羲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的选择有其无奈,可以理解,但是另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在时代压抑气氛下,东晋名士肆意放纵风流。他们祟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因此,作者用自己的人生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来点醒他们。

  “曾不知老之将至”将带来两个进一步的感慨。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这两个感慨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综上所述,这种“痛”是痛惜,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三)赏析第三段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虽然东晋名士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1] [2]  下一页

,《兰亭集序》学习指导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