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02:29 浏览次数:729次 栏目: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简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三、整体感知
⒈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由朗读,纠正读音
⒊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⒋质疑解难
⒌特殊文言现象归纳
⒍思考:本文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结构有何特色?
明确:议论(1)――记叙(2)――议论(3)
↓ ↓ ↓
质疑――――解疑――――感想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质疑)
⒈齐读,思考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
明确:
二人说法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说
(水石相搏发声说)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石头发音说)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⒉探讨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
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二、析第二段(解疑)
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
明确:实地考察
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明确: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
两个阶段﹤
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
⒊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⒋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明确: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窽坎镗鞳之声
⒌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⒍小结
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櫆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三、析第三段(感想)
⒈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 郦道元――看法相同→言之不详 (“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下→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所以不传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 →以为得其实 (“笑”之“陋”)
探讨:
李渤真的可笑吗?
明确: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⒉小结
苏轼通过记述游踪,实地考察,用事实反驳了两种关于石钟山取名的说法,并在第三自然段得出主旨--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清·方苞评:“坡公第一首记文”。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五、探讨
⒈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⒉《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同为游记,但写作上各有特色,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明确:
课文
项目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内容
记游。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团,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石钟山记
tag: 高中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高中语文教案 更新
高中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