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4:21 浏览次数:263次 栏目:语文课堂实录
师:你把当时那种特别生动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这些动词,弹过来,摆过去,一片惊慌还得意洋洋的溜下树来,请同学们再品味一下“溜”这个字能说明什么
生:我觉得溜说明他很熟练,一下子就能下来,更能体现出他在逞能,
师:很熟练,很淘气,一下子就能下来,逞能之意展现无遗,
师:这里还有,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找一找,快乐,还有一些细节
生: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这儿我读出了他们很早就要去抢柳叶儿,说明柳叶儿在那时候很难抢,非常珍贵
师:哪些地方体现时间
生:太阳出来之前,天还是蒙蒙亮
生:我补充他的,他那句话还不能体现抢柳叶儿的人多,这句后面还有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体现出当时辛苦, 抢柳叶儿的人很多、
生:我还要补充他们的,露珠还在树叶上的,说明时间还早
师: 是在什么季节。
生:是在春天,因为上面说是在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片湿润润的
师:早春,,冬天刚刚过,我们还穿着羽绒服,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天气非常寒冷
师:下面还是爬树,和第八节有什么不一样?
生: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超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口气,衣服扣子开了,肚子碰到树上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作者没有逞能表现,感觉非常冷
师:特别是哪些词,我们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凉
生:凉飕飕,从咯嘣嘣响,冰凉,阴凉
生:那时候为了吃饱不顾这些
师: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全家能吃饱,他要承受着寒冷,承受着爬树的危险
师:我想问一下,这树高不高
生:高
师:可以从哪看出来?
生:从缓一缓劲
生:因为前面作者说了,他是爬树高手,他要缓一缓劲,说明树很高
生:我走过去,仰头看去
师:承受着寒冷,承受着危险,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全家能够活下去,不得不爬树,生活的苦乐,在字里行间展现出来,
师:现在,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刚才这么多同学在文中,找到了快乐的词句,爬高的逞能之乐,吃饱了那种快乐,还有同学品味出来爬高啊,吃柳叶的那种苦涩,文中既有苦涩也有快乐,作者在回味童年那段艰难岁月时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苦涩呢还是快乐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带你们回到这个特殊的年代:
1960年到1962年,中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大饥荒。那些年有几千万人死于这场饥饿。在那个年月到处都是饥饿的人群在那个年月到处都有渴望食物的眼神还有骨瘦如柴的身架在那个年月有多少孩子因为没有吃的饿死街头,在那个年月人们把树皮一点一点剥下来放在篮子里,同学们,这是他们的饭,你们能想象吗?在那个年月有多少人去荒郊野外寻找不知道能不能吃的野菜, 只是为了充饱自己饥饿的胃,在那个年月你觉得作者回味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师:体味作者在回味童年那段艰难岁月时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生:我觉得作者回味出的是苦涩
生:是为了衬托出他当时的苦
师:说得非常好,,作者为什么用快乐的口吻去叙述这一段辛酸的往事
师:这儿实际上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生:反衬
师:是用乐来衬托苦,是心酸的对比。
师: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他能够上树爬高逞能,能够吃饱了柳叶包子,他觉得无比的快乐,这是一种真乐吗?实际上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乐,然而,当经过时间的浸泡,当他成年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尝到的一种浓浓的苦涩,这是一种真的苦涩,文中,这是一种带着眼泪的欢笑,这是一种浸着苦涩的欢乐,柳叶儿尝起来又苦又涩,这是柳叶儿的滋味,也是作者心中的滋味
师:同学们,请你们带着书,选择最能体会这种感受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理解。可以读给相邻的人听,可以放开声音读
师:是不是可以读出这种感受
生: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师:读出这种苦涩,我建议在这里,先不要流露出特别强烈的苦涩,因为这里还不展现那些岁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把那种总忍不住,慢慢的品尝把这种回味的感觉,把人们带入了一段思绪的感觉读出来
生: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
师:你觉得他读的怎样?
生:我觉得他前面读的还行,后面感情不强。
师:没读出很强的感觉,饥荒非常严重,使这可以这样读,把三个吃光了,读得越来越重,还是越来越急迫,请同学们来试一试
生:齐读
师:读的非常好,吃光了……吃光了……吃光了,又抢……,而那一年,我八岁
生: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师:读得太棒了,一下子把我们的心揪起来了,我想问一下,这儿表达了对柳叶的什么感情?它能够让您活下去,柳叶救过我的命
生:表达了对柳叶儿的感激之情
师:感激之情,在那个年月,柳叶是我的救命恩人,同学们,你们在叙述的过程中,在作者吃柳叶的过程中,也能读出这种乐中带苦的感受,我来试一下,老师读(我吃柳叶包子那段)
也能读出这种苦中带涩的感情,“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看似快乐,我吃饱了,吃的肚子圆鼓溜溜的,实际上是一种苦涩,多少苦涩蕴含其中,所以作者对柳叶有着特殊的感情,
师:最直接体现这种感情的文章的哪些地方
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直接抒发了对柳叶的这种特殊情况,有一种首尾呼应,
我读2、3小节,同学们读14、15小节
师:感受一下这种特殊感情,感受一下这种前后照应。
师:时光流逝,抹不去的是苦涩的记忆,柳叶抽芽,牵动着如歌的心声,同学们,让我们记住那段年月,因为它能够熏陶我们的灵魂,丰厚我们的人生。
师:好,课后我介绍两篇同样是描写那段岁月的文章,一个是刘绍棠的《榆钱饭》。张洁的《挖芥菜》,让我们更能够了解那一个特殊的年月。
,2017年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获奖课堂实录《柳叶儿》相关分类
语文课堂实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