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22:38:30 浏览次数:381次 栏目:农林牧渔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XX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目标,认真分析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
市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常委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晓东书记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马国中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是市委、市政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研究后制定的,《意见》中明确了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许多政策措施,是我们做好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下午,筑云同志还要对近期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XX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在自然灾害较多和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2.42亿元,同比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元,同比增长11.9%,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6.3和5.1个百分点。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500公里县乡公路和1000公里贫困村公路改造;解决了农村7.9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完成茅草房改造12600户,提前两年全面消灭农村茅草房,使15万贫困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茅草房的历史。三是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9.65万吨,同比增长5.9%;油菜籽、蔬菜总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四是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97.91亿元,同比增长23.68%。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结果;是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战线的干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全市各条战线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者,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向各条战线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与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而复杂,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践丰富而生动。这一阶段,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阶段,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是农产品供给十分充裕的阶段,同时也是农民增收较为困难的阶段。要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首先必须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机遇与困难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认识。
(一)充分认识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党历来对“三农”问题都是高度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他一再提醒不能因为抓工业、抓钢铁而丢掉了农业,并先后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等著名论断。改革开放以后,中央一再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市现有农业人口180万,占全市人口的53%,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较为突出。20**年全市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55%,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农村的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仅为85.1%,距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差4.9个百分点。创造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8%,劳动生产率过低。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89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09元,城乡收入差距比例达3.2∶1。从历年来我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比例看,1990年我市城乡收入差距比例为1.61∶1,1995年为2.75∶1,2000年为3.06∶1,20**年为3.18∶1,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城乡收入的增加额和实际增长速度看,XX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6%,增加1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9%,仅增加299元。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扭转。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4至5倍。此外,农民得到的教育、医疗、文化、水电、电信、交通等社会公用事业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市的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依然繁重。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差距也很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会创造数千亿元的需求,带来GDP1到2个百分点的增长。可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本身都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强市必先强农”,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首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二)充分认识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就是著名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据测算,中国农村每年1000元的生活标准可以基本解决一个人的温饱问题。在“八七”扶贫期间,XX市的贫困人口为1.5万人〈当时标准是粮食300公斤,钱625元〉,1996年实行“市带县”体制后,农村贫困人口扩大到31.58万人。经过两年的努力,1998年我市提前两年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还有4.4万人,625—800元的有2万多人,801—1200元的有2.6万人,也就是说年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农村人口的5%,这部分贫困人口收入渠道狭窄,增收困难,其中还有一部分因为重残、重伤、重病等原因致贫或返贫。还有5.7万人左右饮水困难,60万人饮水不安全,50%左右的农户看不到电视。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443.63亿元和110.75亿元,二、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近93%,可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在全省做表率、走前列。前一阶段,市委、市政府在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问题,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预计今年全市投入农业农村的资金将近12.53亿元,其中投入农业基础设施11.14亿元,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亿元,投入农村各项事业2888万元。晓东书记在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要把城市的生产要素引入农村,把工业的生产方式引入农业,把小生产引入大市场,完全符合XX的实际。从XX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农业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三)充分认识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纵观全局,做好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是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同志在贵州、XX考察工作时,对如何解决好“三农”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今年中央、省委出台的两个1号文件以及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含金量高,受益面广,必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据统计,从1978年到20**年,以“中共中央”或“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共计56个,其中还不包括以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其他文件。如果包括十一届四中全会、十三届八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3个《决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大的文件将近60个。也就是说,中国农村改革25年间,这样的文件平均每年达两个以上。尤其是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在时隔18年之后,XX年、20**年,中央又下发了两个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些文件,有力地指导了农村改革,支持了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三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也必将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XX考察工作时提出的“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tag: 农林牧渔,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领导讲话稿格式,领导讲话稿 - 农林牧渔
相关分类
农林牧渔 更新
农林牧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