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89次 栏目:高二语文试题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
(4)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赤壁赋》)
(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赤壁赋》)
第Ⅱ卷
1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8分)
春日客感
(清)黄景仁
只有乡心藩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销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作者就对感怀所在作了明示,“只有”二字强调了这种感触的程度之深。
B.第二句中,作者用“更无”反映自己完全没有那种能够安慰客居情怀的好心情。
C.第三四两句中,作者以离别之苦使人神伤的普遍情形,渲染了自己客居的孤独。
D.最后四句中,作者追叙自己的客居生活,并想象自己最终也跟随归人乘船回乡。
(2)从全诗来看,“春日”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请选择一处诗句作具体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每小题3分)
颜真卿,少孤。开元中,举进士。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玄宗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史思明围饶阳,真卿惧不敌,会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归,真卿欲坚其意,遣贾载越海遗军资十余万,以子颇为质。颇甫十岁,军中固请留之,不从。
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至德元载十月,弃郡度河,间关至凤翔谒帝。帝自陕还,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宰相元载以为迂,真卿怒曰:“用舍在公,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公再破坏邪!”载衔之。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载以为诽谤,贬峡州别驾。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曰:“死生分矣,何多为!”……
终缢杀之,年七十六。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果以为书生,不虞也虞:担忧。 B.颇甫十岁,军中固请留之甫:刚刚。
C.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饬:整治。 D.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致:导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C.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希烈遣李元平说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颜真卿辨明冤情并作判决后就下了雨,郡人都称其为“御史雨”
B.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
颜真卿多次派遣使者用蜡丸包藏密信向皇上陈奏事宜
C.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
四方来信要求,如果派颜真卿去晓谕李希烈,不用劳动军队就可以平定叛乱
D.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用带武器的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大坑,说要活埋他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颜真卿任职监察御史期间,为五原地方的冤情昭雪,当地老百姓十分感激。
B.颜真卿未雨绸缪,在“安史之乱”中守护平原城有功,因此受到玄宗赏识。
C.颜真卿奉诏前往规劝叛贼李希烈,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他仍然不畏艰险。
D.颤真卿身在叛军控制下依然忠于朝廷,怒骂李希烈为倡优,最终以身殉国。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20分)
残疾人史铁生
多年前,第一次去拜访史铁生。曾经为之做过长久的准备,首先是读过他的好小说,尤其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再是听人叙述他坎坷的经历以及他的为人,然后就与他开始了通信。他的信写得很好,以那种简单明白的语言论及小说的艺术。这一切,都使人对他怀着神圣的想象,觉着自己的凡俗。
其实,在这一切之前,我是见过他一面的,在1980年时,有朋友推他来所听课,我们还握了手。但印象是模糊的,觉着似乎是一个腼腆的青年。
那次去看他,是到国子监的路上,已经到了雍和宫大街,要躲过史铁生,就躲不过去了似的。否则,还是要推迟。因为这个见面是那么重大,叫人觉得有着遥远的距离,总也走不近,总也做不好准备。现在,却兀自到了眼前,无法回头了。
那天是星期天,他家里人挺多,妹妹、妹夫都回家了,在外间做饭,里间是史铁生的房间,生着铁皮的烟囱炉,有着一股日常居家的温暖气氛。他说起上回在讲习所的见面,说我那时候特别瘦。我说那时在北京生活,必须吃大量的面食,我很不习惯。他就说,面食里的饺子还是可以的。然后又说到了北京的大白菜,整整一冬天,主要就是吃它,也是个问题。他说,那么包饺子呢?最后,我们要走,他不让,拉住我们说:别走,今天我们家吃饺子。
就这样,这一次见面,我们基本上在说饺子。当时不觉得,过后想想却觉得意外。因为,像史铁生这样,坐在轮椅上,是有权利说许多高深的哲理,人生的感悟,生命的体验,存在的真谛。他说什么我们都会相信,也会感动,可是,他只是说饺子。
tag: 语文 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大全,高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试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