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试题漳州三中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漳州三中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12-20 22:51:02  浏览次数:695次  栏目:初二语文试题

标签:八年级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漳州三中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www.170xue.com

  漳州三中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默写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提示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广博胸襟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朋友遇到困难挫折而踌躇时,你可以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激励他激发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加题: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把你家乡独具特色的地方介绍给游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1)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传》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位英雄有关?(写出人名)

  (2)《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①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外号: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幅题为“升级”的漫画,请仔细观察,并简要说说你的发现及给你的启示。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47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比较下列两文,回答文后问题(7-10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①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鸢飞:比喻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

  ②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

  (2)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

  (3)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170xue.com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0分)

  亚运会火炬点燃暨传递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胡锦涛主席点燃主火炬并宣布火炬传递活动开始

  ①新华社北京专电圣火辉映激情盛会,携手共建和谐亚洲。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10月12日上午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南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仪式上亲手点燃主火炬,宣布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开始。

  ②上午9时56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等贵宾步入会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③10时,仪式正式开始。现场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亚奥理事会会歌,8名礼兵擎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亚奥理事会会旗。

  ④10时17分,胡锦涛主席健步走到仪式台上,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手中接过亚运会主火炬,在火种盆中点燃,然后高高举起,左右挥动,向全场致意。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亚运火炬再次在中国点燃。光彩熠熠的亚运圣火与金顶蓝瓦的祈年殿交相辉映,象征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与古老中华文明的完美融合。

  ⑤10时18分,胡锦涛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宣布: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开始!顿时,2000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⑥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张琳手持胡锦涛主席授予的火炬,在圣火护卫人员陪同下,作为第一棒火炬手精神抖擞地跑出祈年门,开始了第16届亚运会火炬传递之旅。第16届亚运会火炬将在北京、哈尔滨、长春、山东海阳和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城市传递,最后于11月12日抵达广州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11.选文标题分为两部分:“亚运会火炬……举行”是___________题,“胡锦涛主席点燃主火炬并宣布火炬传递活动开始”是___________题。

  12.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

  13.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这则消息,请你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拟一则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对比阅读:(22分)

  【甲文】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乙文】自幼生活在北方都市,却偏偏喜欢江南水乡的情调。每每听到江南丝竹或是苏州评弹那缠绵婉丽的乐曲,眼前便梦幻似的出现黛瓦粉墙、长街曲巷小桥流水式的江南风光。

  今年初夏,真的去了一次周庄。正待细细地寻觅昔日梦中的幻景时,思绪却忽然被阵阵鼎沸的嘈杂声惊扰。循声望去,那嘈杂之声出自古巷两旁鳞次栉比的食坊、酒楼,出自密密麻麻的摊床、卖店,出自人头攒动的各色游客组成的长街人海。泅在万花筒似的人流之中,我左顾右盼,汗水早已浸透了衬衫。尽管老宅仍如聊斋故事中那场景的格局,然而眼前的人流、物流早把老街那仅有的一线天光塞得满满当当,我心中禁不住涌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迷惘。

  周庄,我不敢置信,这块土地竟是你的名字。你那“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哪里?你那“歌管楼台声细细”在哪里?有人说,周庄并没有变,桥还是那些桥,屋还是那些屋,水还是那方水。这话也许并不错。周庄的格局、框架乃至躯壳的确还都是明摆着的,那黛瓦粉墙的做工似乎还大大超出了旧时的工艺。遗憾的是,这一切都被“现代化”的色彩所涂抹,所淹没。古运河仍在,儒雅已无;双桥、旧巷仍在,遗风尽失。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把我以往梦幻之中的繁华幽雅变得奢靡浮躁,恰似天生丽质的少女穿上了艳俗的服装,让人望而生厌。时下,紊乱无序的游人向这里涌流,无孔不入的商海在这里泛滥,如何还能保住这片人间的“净土”?

[1] [2]  下一页

,漳州三中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