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公文写作网报告总结计划工作计划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12-20 22:38:58  浏览次数:195次  栏目:工作计划

标签: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开头,,http://www.170xue.com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http://www.170xue.com
.

第一章 现状分析

第一节 自然地理

大足县位于重庆市西部,距重庆市70余公里,东与铜梁县接壤,南与永川市和荣昌县毗邻,西与安岳县相连,北与潼南县交界。县境内总幅员面积1399平方公里。

一、地形地貌

全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境域略呈倒置的三角形。境内地势东南和西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低而宽缓。海拔高程267—934m。县域地貌的总特征是六丘三山一分坝。按照海拔高程和切割深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低山、丘陵和溪谷平坝三种类型。低山,海拔高程500-934m,切割深度大于200 m,总面积为443.9km2。丘陵,海拔高程在500m下,切割深度在200m以内,总面积为809.01km2。溪谷平坝,相对高差在20m以内,地势起伏和缓,总面积为137.3km2。

二、水文地质

县域地处川中台拱与川东褶皱带两大地构造单元。境内地层,除濑溪河、怀远河岸分布有少量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层外,出露基岩地层由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至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相成,厚度为374—1750m。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县境内分为三个地下水区:低山碳酸盐岩溶水区,分布面积24km2;低山碎屑岩裂隙水区,分布面积39.7km2;低山和丘陵基岩裂隙水区,分布面积1326.51km2。

三、气候特征

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3℃,多年平均日照数1279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006mm,县气象站用小型蒸发器多年测定,年均蒸发量1146.2mm,年水面蒸发量为802.3mm,一般陆地比水面蒸发量小。

四、河流水系

境内共有溪河239条(段),总长985.8km,统归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濑溪河及其支流窟窿河、怀远河,河网密度为0.71公里/平方公里。

1、濑溪河及其支流

濑溪河发源于中敖镇白云村,流经县城、龙水、珠溪进入荣昌县境内,在泸县胡市镇注入沱江。县境内流域面积947.9km2,干流长71.4km,多年平均流量12.57m3/s,河床比降1.2‰。支流呈树状分面,主要有窟窿河、珠溪河和化龙溪,还有15条小溪河。

2、怀远河及其支流

怀远河发源于玉龙镇的白纸场,经拾万、万古、雍溪向东流入铜梁县,入小安溪后注入涪江。县境流域面积419km2,干流长38.4km,多年平均流量4.02m3/s。河床比降3.1‰—1.1‰。支流主要有雍溪河、跃进水库河、马跑场河。

第二节 社会经济

全县辖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0个居委会,242个村,总人口92.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2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3.73万亩,其中田50.2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20.33万亩,年产粮食47.8万吨。

2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1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02亿元。

第三节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主要包括当地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三部分。

一、地表水资源量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为358.3mm,径流总量52770m3,其中当地地表水为49806万m3,入境水为2964万m3。不同保证率地表水水资源量P=50%为46986万m3,P=75%为30606万m3,P=95%为15303万m3。

二、地下水资源量

境内地下资源总量4179万m3,境内地下水补给量多年平均4447万m3,可开采量为3127万m3/年,已开采量为1075万m3/年。

三、水资源总量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6949万m3,其中地表水52770万m3,地下水4179万m3。不同保证率水资源总量P=50%时51883万m3,P=75%时34524万m3,P=95%时18828万m3。

本地水资源量53985万m3,过境水资源量2964万m3。20**年人平均拥有水资源量为614m3。按耕地面积计算,亩平均水资源量为845m3。

第四节 水利工程现状

全县有各类水利工程4312处,蓄、引、提水总量2.11亿m3,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92座,山平塘3033口,石河堰683道,引水工程39处,电力提灌站445处。配套干渠212.35 km,支渠806.24 km,有效灌面49.08万亩。

一、蓄水工程

1、中型水库

有上游、化龙和龙水湖三座中型水库。上游水库总库容2670万m3,已配套干支渠3条长41.07 km,设计灌面4.4万亩,有效灌面3.67万亩。化龙水库总库容2365万m3,已配套干渠7条长42.57km,设计灌面2.97万亩,有效灌面2.97万亩。龙水湖水库总库容1640万m3,配套干渠11条长33.36km,设计灌面2.69万亩,有效灌面1.84万亩。

2、小型水库

境内现有小型水库10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7座,总库容5207.1万m3,配套渠道201.69km,设计灌面9.47万亩,有效灌面7.65万亩,实灌面积6.55万亩;小(二)型水库92座,总库容2355.9万m3,配套渠道248.99km,设计灌面8.48万亩,有效灌面8.07万亩,实灌面积6.85万亩。

3、山坪塘

全县现有山坪塘2863口,蓄水量2166万m3,设计灌面10.99万亩,有效灌面10.5万亩,实际灌面9.66万亩。

4、石河埝

境内有石河埝683道,蓄水量2853万m3,设计灌面8.82万亩,有效灌面7.67万亩,实灌面积7.69万亩。

二、引水工程

1、中型引水工程—跃进渠埝

跃进引水渠全长5km,引水流量4m3/s,P=75%可引水量2539.7万m3,年平可引水量3244.4万m3。设计灌面(含跃进水库)5.18万亩,有效灌面5.18万亩,实际灌面4.24万亩。

2、小型引水工程

境内有小型引水工程38处,年引水量117.6万m3,设计灌面0.45万亩,有效灌面0.45万亩,实灌面积0.45万亩。

三、提水工程

境内提水工程为小型电力提灌。现有电力提灌站445处,装机容量16371千瓦,年提水总量2718万m3,控制灌面24万亩。

第五节 供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20**年实际供水量和实际用水量

当年降雨量为1412.3mm,实际供水量10490万m3,其中水库5625万m3,引水渠埝1623万m3,山坪塘1596万m3,石河埝1451万m3,江河提灌站135万m3,机电井11万m3,其它工程49万m3。

20**年全县实际用水量10490万m3,其中灌溉用水6914万m3,工业用水738万m3,城镇生活用水1159万m3,农村生活用水1138万m3和其它用水541万m3。

二、供水现状分析

境内所建水利工程为蓄水工程为主,蓄水工程的总容积为19217万m3,蓄水工程起着丰蓄枯用,调节供需的作用。经调节,蓄水工程年供水量16009万m3,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P=75%为20645万m3,P=95%为14845万m3。由于我县病险水库在汛期采取限制蓄水,影响了水库可供水量。故现状年水利工程实际可供水量P=75%为18580万m3,P=95%为13360万m3。

三、需水现状分析

经对需水现状进行分析,全县现状年P=75%时总需水27936万m3,其中灌溉需水20899万m3,工业需水4170万m3,生活需水2235万m3,生态环境需水180万m3,其它用水452万m3。现状年P=95%时总需水33613万m3,其中灌溉需水26461万m3,工业需水4170万m3,生活需水2235万m3,生态环境需水230万m3,其它用水517万m3。具体情况如下:

1、农业需水量

根据《大足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全县农田灌溉定额P=75%为481m3/亩,P=95%为609 m3/亩;农田灌溉面积43.45万亩,由此得出灌溉需水量P=75%为20899万m3,P=95%为26461万m3。

2、工业需水量

2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95726万元,根据《大足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工业用水定额为70 m3/万元,则工业需水量为4170万m3。

3、生活用水量

(1)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

用水量处于“三增状态”常住人口增加、流动人口增加、人平用水量增加。需水量为1097万m3,其中居民生活需水775万m3,公共设施需水323万m3。

(2)农村人畜饮水量

随着农村改水工作的发展,农村人畜饮用水量逐步增加,需水量为1138万m3,其中地下水740万m3,人平年用水量14.6m3。

4、林牧渔及其它需水量

根据《大足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现状年林牧渔及其它需水量P=75%时为452万m3,P=95%时为517万m3。

5、生态环境需水量

根据《大足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现状年生态环境需水P=75%时为180万m3,P=95%时为230万m3。

四、现状供需平衡

根据现状年各类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来、蓄、供”等情况和水中长期规划,现状年P=75%时全县总需水量27936万m3,水利工程实际可供水量18580万m3,全县缺水9356万m3,占总需水量的33.5%。现状年P=95%时全县总需水量33613万m3,水利工程实际可供水量13360万m3,全县缺水20253万m3,占总需水量的60%。

从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来看,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P=75%利用率达到67%。

五、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全县地处涪沱两江分水岭上,为溪河发源地,年均降雨量达1006 mm,但全年降雨量的74%集中在汛期的5个月,使境内水资源总量的70%以洪水形式流走,余下的30%才以水利工程蓄水和地下水的形式储存。全县人均水资源量614 m3,远远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由于我县蓄水工程大多处于干支流的源头地区,调蓄能力差,供水保证率较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预计到20**年P=75%缺水8917万m3,缺水范围遍及全县,涉及全县工业、农业、生活等各行各业,缺水成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 [2] [3] [4] [5] [6]  下一页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