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396次 栏目:工作计划
(一)发展思路
贯彻省委省政府港航强省,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中打头阵。要把舟山港域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对外贸易物流基地;要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基础配套、综合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尽快形成集疏运一体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体系;要引导航运企业向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大港相适应的海运强市。
(二)发展目标
到20**年,力争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万TEU;全市社会船舶拥有量达到500万载重吨,国内沿海运输船舶运力保有量达到350万载重吨。
(三)发展重点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结合大桥经济时代到来后,舟山港域发展优势得到深层激发的良好机遇,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将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1.营筑S型物流框架,构建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港口发展和经营体系。
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为龙头,进一步细化港口发展规划,以效益为中心,从适应未来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港口的发展布局。突出舟山港域的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优势,在港口功能定位、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全面谋划和调整,把港口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一个功能健全、布局合理、接轨长三角的港口发展和经营体系。
从产业布局的地理位置来看,S型分布框架效率高、带动性强,非常适合我市岛屿众多、港区分散的特点。舟山港域现有定海、老塘山、金塘、马岙、沈家门、六横、高亭、衢山、泗礁、洋山、绿华等十一个港区,恰好呈现S型地理分布特点。目前,各港区开发建设加快,从大小洋山、马迹山、衢山、定海本岛、金塘岛至六横,由北到南,基本呈现以两头集装箱、中间散货和化工品为主的S型港口物流框架。
大桥贯通以后,舟山港域发展港口物流的条件更加优越,依照《舟山市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精心规划,推进港区协调发展,促进各港区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增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尤其对大桥直接辐射的本岛、金塘等岸线,重点规划集装箱、化工品及临港工业配套泊位,利用良好的集疏运条件,发展产业连带性强、附加值高的港口和临港工业项目,建立岛带型的临港产业格局,形成富有舟山港域特色的有效发展模式。在规划开发的港口物流重点区域内,重点建设好五大类港口物流中心,分别是:洋山、金塘、六横港区,建设为长三角及更广阔腹地服务的集装箱物流中心;岙山、册子、外钓港区,建设为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等腹地服务的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物流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中心;马迹山、衢山港区、六横凉潭作业区,建设为长三角和长江沿线服务的矿砂中转配送物流中心;六横双塘作业区,建设为华东沿海电厂服务的煤炭加工配送物流中心;以马岙港区为主,建设化工及大宗散货中转物流中心。发展物流业是带动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把目标定位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增强舟山港域发展的辐射力。
目前,包括舟山岙山国家石油储备、六横煤电一体化和世纪太平洋液体化工中转基地等19个项目,已列为我市今后五年重点建设港口项目与重点建设预备项目,预计项目投资总和达248亿元人民币。要大力推进这些港口项目建设,促进港口物流加快发展。
2.提升品质,构建一个依托港口、规模效益型的航运体系。
结合大桥经济带来的产业集聚、人文集聚、资本集聚和信息集聚等发展机遇,以港口发展为依托,构建一个大型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规模效益型航运体系,努力打造航运集聚区。
大力培植航运“龙头”企业。坚持量质并举,重点扶持运力规模大、资产质量好、货源稳定的航运企业,形成行业“龙头”。力争在今后五年内,培植1-2家运力规模超过50万载重吨的航运“龙头”企业,培植2-3家运力规模超过20万载重吨的航运“骨干”企业,以此提高我市航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动舟山航运业整体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和支持有条件的航运企业上市,提升我市航运业的发展品质。
主动应对竞争,加快运力结构调整。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大型散货船主要以煤炭、矿砂、粮食等大宗散货为主要货源,其市场生存空间更大。同时,随着大桥贯通以后,舟山港域有条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业要为完善航运中心的服务体系服务。因此,要引导发展2万载重吨以上的国内大吨位散货船舶。同时,根据今后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市发展化工品运输的市场基础,要着力发展5000载重吨以上的化工品运输船舶。另外,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提高运输船舶质量也是运力发展的方向。
港航联动,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近年来,随着舟山港口的快速发展,给舟山航运企业更多地参与本港货运市场的竞争带来了契机。要研究探索依托舟山的港口优势,发展壮大我市航运业的有效机制。20**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1.14亿吨,由本市船舶完成的二程货物运输量不到1000万吨,占二程货物运输量的25%左右,本港货源拓展空间较大。因此,要积极探索港航联动模式。一是在涉港项目业主与航运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引进与航运业相关项目的同时,及时将有关信息向航运企业发布,并且能与项目业主达成协议,保留一定的货源份额让舟山的航运企业承运,为我市的航运企业构筑一块相对稳定的市场;二是鼓励航运企业参与项目投资,与项目业主形成更牢固的利益关系;三是在争取更多的货源份额的同时,鼓励项目业主的船队落户舟山。
同时,继续加大对国内外航运市场的拓展力度,国内重点拓展煤炭、矿砂等大宗散货运输市场,国际重点拓展煤炭、矿砂、木材、集装箱等一程运输市场,建立点稳、线长、面广且具有较强市场渗透力的、拥有较高抗风险力的航运网络。要继续重视对工程船市场的拓展力度。
3.适度超前,构建一个畅通完善的基础配套保障体系。
按照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利用沿海深水航道、锚地天然优良资源,加快对大型深水泊位码头的建设速度,国际海运船舶也呈现超大型化、专业化趋势,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港口品位,增加港口竞争能力,必须加大投入,消除港口基础配套的瓶颈制约。以适度超前为原则,构建一个配套完善、畅通、高效的基础保障体系。
加快港域内航道、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虾峙门外航道和马岙、高亭港区公共航道的疏浚整治工程,并维护使用好。加快建设与各港区相配套的港外锚地和港内锚地,推进舟山港佛渡锚地、普陀山外锚地等工程的开发建设。
提升港航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随着舟山港口业的高速发展,作为港口主导产业和大型修造船生产运行最为重要的配套服务,包括港口引航、拖轮助泊、外轮代理、理货计量、装卸和海运等服务,由于其中某些服务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能力提高慢,且在港口运行中不能以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等因素,因此必须适度超前配置,避免港口资源浪费和滞后配置对港口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要引导建立金融、保险、交易、运输等相关服务产业,扩展相关联各产业的参与度。
建立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增加硬件设施,搭建信息平台,逐步提高港口管理现代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是决定沿海港口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要利用GPS、EDI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港航指挥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港口作业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加强与管理、生产、贸易、金融、口岸等部门的联网。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查询,监控货物的运输安全,提高货物的通关和装卸、堆场作业效率,与航运、海关等部门的无缝配合,使港口真正成为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网络安全、高效的的综合节点和中转枢纽。
完善港口多种运输方式,使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大桥贯通后,舟山港域在传统水水中转模式上,增加了陆上运输新模式,成了名副其实的海陆运输的节点。要加强各港区岛际集疏运网络建设,把各种运输方式整体纳入半岛化城市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区域集疏运系统接轨。既要适应海上运输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市在国际、国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又要适应日益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建成各种运输方式交汇的高效集散中心和功能强大的综合性枢纽,凭借大桥飞架,进一步提高港口的辐射能力。
目前,包括虾峙门航道、马岙港区航道、佛渡锚地、六大港作船基地、引航基地等共11项建设工程,列入我市“十一五”期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投资近9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使港口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得以有效破解,为今后近10年内舟山港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撑,要确保资金到位,按期建成投入使用。
(四)主要措施
1.统筹规划利用港口资源,增强港域发展的后续力。港口资源是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舟山发展中最有竞争力、最有潜力的资源。舟山港域已建设使用和正在开发建设的深水岸线已将近过半,深水岸线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如何保护利用、科学开发已迫在眉睫。
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