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8:58 浏览次数:699次 栏目:工作计划
"十五"期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期,是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也是建设经济强省和科技强省的关键时期。加强专利工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重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是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革命。为认真贯彻实施新的《专利法入 全面推进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根据《全国专利工作"十五"计划草案》和《浙江省"十五"科技发展计划纲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我省专利工作的现状
"九五" 期间,我省专刊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全社会专利意识明显增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度增加。到 2000年底,全省已累计申请专利 61 025件,授权 37327件。"九五"期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是前11年的1.6倍和1倍。2000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达 10316件,授权7495件,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3位,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二是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测算,我省专利技术和产品的实施率为40龙 高于全国25X的水平,其中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等市高达*X以上。三是专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1987年省政府就颁布了《处理专利纠纷的暂行办法人 成为全国第一个专利方面的地方性规章。1998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入1999年,又出台了《关于实施(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的若干意见》,到2000年底,全省专利管理机关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700余起,审结550余起,查处专利违法行为案件50余起,居全国第3位。
多年来我省各地在运用专利制度,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一是加强领导。不少市县的党政领导亲自过问专利工作,把专利工作作为科技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全省已有10个市。25个县(市、区)设立了专利管理机构,拥有 16个专利事务所。242名专利代理人、1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二是政策激励。最近几年,全省出台了不少有关科技方面的政策,对鼓励广大企业和科技人员创造发明,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三是典型示范。全省已有二个国家专利试点城市、6家国家专利试范企业、50家省专利示范企业,各市县也建立了一批专利试范企业。
但是,由于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与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形势和我省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专利技术源泉不足,专利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不高,发明专利偏少;专利工作体系尚不健全;不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意识不强,专利技术产业化还不尽人意。这些因素制约我省专利事业进步发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专利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产权斗争的需要,以激励创造发明、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知识产权总量,提升知识产权的层次和水平,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专利技术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提高我省科技和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奋斗目标
到20**年,我省专利年申请量达到2万件,年授权量达到1.5万件,比"九五"期末翻一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保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国的位次由目前的前 10位前移到第6位,专利工作的综合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专利申请量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发明专利申请有较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 14 X以上,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申请量显著提高,进入全国前6位,向国外申请专利有新的突破。
--一专利保护和执法力度明显加强。初步形成入世后适应TRIPS协议要求的专利保护法制环境,充分发挥专利行政保护的特色,常年结案率在n定以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一专利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基本建立专利管理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各市三分之二以上县(市、区)建立专利管理机构;发展各类专利服务机构达40家,争取在杭、宁、温等地建立涉外专利代理机构2一4家,专利代理、专利评估、专利信息、专利贸易等从业人员达400余人。
三、专利工作的任务与措施
(一) 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
把专利工作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要围绕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规范科技管理,调节利益关系,激励和保障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要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立项、实施、监督等计划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升科技计划立项的质量和科研目标的准确性,避免重复研究和专利侵权;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应根据其水平、市场前景和自身需要,及时申请国 内外专利并加以管理和保护,以提升科技成果的法律内涵和市场外延;对依法取得并确能转化的专利技术,要及时进行转化和开发,以保障智力劳动及其成果价值的市场化实现。
全面加强企事业单位专利保护和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提高运用专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专利制度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为核心,以建章立制为基础,重点抓好专利申请与保护。专利资产管理、专利信息利用、专利技术实施、奖酬兑现等主要环节,使专利工作切实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有机组成部份,迅速提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要把专利保护和管理工作作为评价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一步提高运用专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要推进重点企事业单位、高新园区专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利用;重点扶持一批专利试范企业,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高份额的产品。产业,尽快形成具有自主专利权的核心技术;推进高新园区率先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增强外商投资、合作的吸引力,加快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机制。要把激励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作为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要逐步调整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除以保证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并由科技计划项目主管部门与承担单位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执行国家项目所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可以由承担单位所有,由此产生的发明权、发现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精神权利,属于对项目单独或者共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技人员;要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成果管理体系,把拥有专利的数量、质量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奖励评审等项工作的重要资格,积极鼓励知识作为要素参与分配;要将知识产权拥有量及其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成果认定等的重要资格指标和条件。要建立专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把专利保护和管理制度建设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专利管理机构建设,完善专利服务体系
建立和健全市、县专利管理机构。加强专利管理机构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要逐步健全和加强市、县专利管理机构,完善省、市。县三级专利管理体系。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条件,力争在各市、县设置专利管理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履行一级政府专利行政执法职能。机构名称与国家和省的名称相一致,统称为知识产权局。
建立和完善专利工作体系。专利工作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 域以及全社会的综合性工作,各级专利管理机关要加强同政府各部门特别是计划、教育、经贸以及海关、边境、公安、法院等系统的协作与协调,完善专利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体系,强化专利执法的协同性,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发展专利服务机构。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大力发展一批从事专利代理、专利评估、许可贸易、专利检索。专利侵权技术判定、专利战略研究等服务机构。在清理。整顿、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统一监管,建立和完善服务机构的审核和资格确认制度、执业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制度以及一套监督制约机制;要建立各种专利协会,实行协会自律管理,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积极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发展规模大、水平高。信誉好的专利服务机构;加快专利服务队伍的建设,平高、专业复盖面广、职业道德好的专利工作队伍。
(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进一步完善专利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第二次修订的《专利法人 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专利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专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假冒和冒充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在认真做好新《专利法》贯彻实施的同时,完成《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和《关于实施<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的若干意见》的修订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为技术创新的深入、广泛开展,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
,专利工作计划相关分类
工作计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