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7:42:45 浏览次数:633次 栏目:中外戏剧鉴赏
在分角色朗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扮演罗密欧的计允斌同学充满激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其他同学,许多人禁不住跟着朗读起来,课堂里回荡着热烈欢快的气氛。朗读完毕,大家意犹未尽,于是我又请学生集体朗读,从学生激昂深情的朗读中,我知道许多同学已被罗密欧的真情告白所打动,大家已渐渐地走进了罗密欧的情感世界,罗密欧对朱丽叶的一往情深让许多同学看到了他们爱情的伟大与坚贞。
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心爱的人死了,罗密欧怎么不伤心呀?”“对呀,我觉得他好象还非常高兴,文章中不是这样写:‘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回光返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吗?’”又有同学提出了不解。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罗密欧觉得他能够与心爱的朱丽叶在一起了,所以当然高兴。我国不是有句古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然他们在生前不能厮守在一起,但现在总可以‘黄泉共为友’了,难道有不高兴的道理?”“说得多好啊,他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来解读罗密欧对朱丽叶的感情,因为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是相通的。”“但对爱的表白方式可以是不同的。”有个同学打断我的话接上去说。“这怎么理解?”我趁机一问。那位同学站起来说“莎翁的语言虽然充满激情与诗意,但他的诗化的语句中的意象如:胜利的坟墓、欢宴的华堂、可憎的妖魔、蛆虫、嘴唇——呼吸的门户等意象,我不是很喜欢,我还是更喜欢我们的对爱的表达方式。”“我们是怎样表达对爱人的相思之苦与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大家。大家沉思片刻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国古人习惯于用夸张或借助外物如自然景物、天气等来表达这种感受,如《乐府诗》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很形象又很强烈。”他一坐下,不少同学流露出了赞同的表情。“那是因为中西方审美趣味、欣赏眼光、思维方式等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练习,假如你是罗密欧,此时你将怎样来向你心中的朱丽叶表达爱意呢?让我们都做一回中国的当代的罗密欧,怎么样?”只见学生的眼中流露出兴奋与激情,于是大家纷纷动笔思考。
大约过了5分钟,有同学站起来说:“朱丽叶,我的爱人,你真的离开了吗?可是,为什么我的眼前还呈现着你如花一样美丽的容颜,为什么我的耳畔还回荡着你银铃一样悦耳的笑声,为什么我的怀中还残留着你阳光一样温暖的体温?”“啊写得太好了,排比句式用得多好。”有同学马上叫起来。“不,我觉得她写得有点直白,中国的诗歌更讲究含蓄,我是这样写的:没有了你/没有爱情/没有了你/没有力量/没有你我将永远在黑暗中徘徊/没有你我一片空白/你照亮了我生命的星空/你照亮了我生命的旅程/离开我的你/依然有玫瑰的妩媚/离开我的你/依然留香魂在人间/与你同行寒与暖/与你同行苦与甜/与你同行是良缘/与你同行是夙愿/心在风中摇曳/泪在雨中滑落/日出日没/花瓣无声落/不能与你携手人间/就在天堂白发相守。”沙莎同学的深情朗诵,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浓情包围的情境,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陶醉了,继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沙莎同学的表白很大胆,感情也很强烈,但在含蓄方面做的还不够。”我点评说。沙莎同学的大胆表白确实让许多同学激动起来,他们纷纷低头再作修改,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接下来有许多同学把自己稚嫩的作品献给了大家:
永远在什么地方/你说你想带我去看海/却听不到海的声音/然后在美人鱼的故事里/寻找着什么/演绎曾经期待的美丽//那一夜的流星雨/在星空划落/就像你/从我的生命中不经意的走过/你说每一个灿烂的瞬间/就会定格永恒/我把你的话/放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可是/我却再也没有找到/我只有顺着你指的方向/一直望到天荒地老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说好了,一起逛天涯;说好了,携手至白头。然而你却顽皮地跟我开玩笑,就这样轻轻地飞了,留下我一生的牵挂。
你离去/如此自私/留下/痛苦挣扎的我/为什么/让思念折磨我/难道你不懂/自从相遇/你我已注定不能分离/我/要让厮守成为永恒/我/要让你不再孤寂
你走了,带走了我的灵魂,我的爱。我活着,剩下的只是躯体,只是相思。我要和你在天堂同行,让躯体和灵魂相遇,让相思与爱重逢。
啊,我可爱的人儿,让我再一次目睹你的芳容,你紧闭的双眼,曾是多么摄人心魄,你那微抿的双唇,如同鲜润的樱桃;还有你的额、你的眉、你的笑、你的愁,都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深深地镌刻于我的脑海,我的心同着你的心儿在飞翔。没有你的日子,对我来说,犹如没有月亮的夜晚,没有太阳的冬天,没有鱼儿的水塘,黑暗、寒冷、死寂。我倦了累了,让我在你身边栖息吧。
[1] [2] 下一页
,当一回中国的罗密欧相关分类
中外戏剧鉴赏 更新
中外戏剧鉴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