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趣味语文盘点名人造字

盘点名人造字

12-20 22:54:21  浏览次数:723次  栏目:趣味语文

标签:趣味语文大全,http://www.170xue.com 盘点名人造字,http://www.170xue.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汉字来表现。于是,人们便根据实际需要,造出一些新的字,使汉字大家族又添新成员。下面说说名人造的字。

● “隋”:是隋文帝杨坚所造的字。他本是北周的“随国公”,自己建国后,便想以“随” 字作为国号,但又觉得“随”字带“辶”旁,有不稳定之意,欠吉祥。于是就去掉“辶” 旁,新造了这个“隋”字 。

● “曌”:是唐朝女皇武则天所造,作为她的名字。《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说:“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宋人郭忠恕撰《配觿》也说:“天后以曌代照。”表示日月当空,光明正大之意。武则天还把它用在一首诗里,诗曰:“日月当空曌,则天长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间我最傲。”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一共造了19个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比如“人”字,武则天改为“一”下面加个“生” 字,人就是“一生”;“地”字,武则天认为不够大气,便改为“埊”字。“国”字改的最复杂,先改为“口”中“武” 字,以彰显自己的独尊地位。有人说“武在口中犹如‘囚武’,不好”,于是又改为“口”中“八方”。

武则天所造的字,因为以繁代简,违背文字发展规律,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被逐渐淘汰了。只有这个“曌”字,现在各个词典都有收录,是武则天造字里流传最广的一个。

● “龑”:是五代时南汉刘龑取《周易》 “飞龙在天”之意给自己造的字。 “龑”, 音yǎn ,现在简体字为“龙”下加一“天”字。

● “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造的字。王安石赴京赶考,路经马家镇马员外家,见门上挂一盏走马灯,门楹上贴着一幅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无法对出下联,便匆匆离去。到了京城,主考官面试时现场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心中一亮,即以马员外家门前的上联来对,主考官赞叹不已。返乡路上,王安石又用主考官出的对联对上了马员外家门楹上的上联。马员外立即唤出女儿与王安石相见,原来对联是马员外为择婿而出。于是,王安石与马家小姐喜结连理。正在拜天地之时,有差人来报:王安石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一日之内双喜临门,王安石喜不自禁,趁酒兴连写两个“喜”字,贴在门上。从此,双“喜”字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 “垮”、“搞”:是现代戏剧家夏衍造的字。1939年夏衍在桂林主编《救亡日报》,根据实际需要,他自造了这两个字,并开始在版面上试用。不久,就被大家接受了。

● “烤”:是齐白石创造的。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的一家饭馆经营烤肉,老板请齐白石先生题写匾额。齐白石回家后查阅字典,怎么也找不到“烤”字。他想,烤肉要用火,就用火字旁,加上考字,取“考”之音,不就行了吗?于是提笔写了匾额“北京烤肉苑”,注上小字“诸书无烤字,应人先请,自我作古”。后来,这个字便被收进字典,广为流传。

● “猹”:是由鲁迅先生造出来的。鲁迅写《故乡》一文,多次用到一个“猹”字:“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这个“猹”是啥玩意呢?后来章衣萍问过鲁迅,鲁迅说大约是“獾”一类动物。

● 她:刘半农造的字。“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是不够用的,提出用“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当时,胡适主张用“那个女人”,周作人主张用“伊”代替,辩论结果“她”字终于被学术界和大众认可。1920年8月刘半农发表了《“她”的问题》一文,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推广“她”字,刘半农又写了歌词《教我如何不想她》,后由赵元任谱曲,成为现代著名歌曲。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盘点名人造字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