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1:13 浏览次数:209次 栏目:高一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 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 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体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 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 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山水画谋求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是中国园林和盆景艺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
B.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多数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
C.中国山水画中的人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山水则都在强调心中的山水。
D.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向往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农耕文化悠久历史导致的中国人家居生活倾向之间矛盾的体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山水画论里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因而王维写有“枕上见千里”的诗句来体现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
B.明代文人董其昌被人讽刺为“山林富贵两不误”,而作者认为他的做法正是当时文人生活的一个概括,是解决审美需求与现实生活矛盾的无可非议的选择。
C.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的例证。
D.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是为了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这是由中国山水将无限的大自然山水缩小到了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而决定的。
B.人只有置身于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到“道”,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证明了这一规律。
C.中国人既倾向于家居生活,又对自然山水有审美需求,但如果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不可能实现,就只好把“山水自然”搬入居室来欣赏了。
D.在艺术上,人们没有感受到自然之美,而是表现了绘画之美。也就是说“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自然模仿绘画”。中国的“苏州园林”等园林艺术就是文人将自然效仿绘画的最好例证。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yin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编者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杖:拄拐杖 B.兼卫尉江淹出奔奔:逃亡
C.皆酬太官馔直直:同“值”,价值,价钱 D.帝将幸稷宅幸:宠幸,喜爱
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疏率明烈”的一项是(3分)
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②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③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④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⑤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⑥稷单装径还都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
着生母刘氏神位。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tag: 辽宁 语文 期中试卷 实验中学 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试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