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799次  栏目:高一语文试题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http://www.170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袅娜(niǎo)   枭雄(xiāo)   戕害(qiānɡ)   锲而不舍(qì)

  B.船棹(zhào)   泥淖(dào)   停泊(bō)   相濡以沫(mò)

  C.咀嚼(jué)   肖像(xiào)   倾轧(yà)   心宽体胖(pànɡ)

  D.感喟(kuì)   分娩(miǎn)   古刹(chà)   断壁残垣(yuán)

  解析:A项,”锲”应读”qiè”;B项,”淖”应读”nào”,”泊”应读”bó”;C项,”胖”应读”pá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  嘻戏  蹒跚  峭峻   B.苍茫   惆怅   害臊   迄今

  C.云翳   璀璨   灼烈   暇想   D.风姿   眷恋   回朔   恓惶

  解析:A项,”嘻”应为”嬉”;C项,”暇”应为”遐”;D项,”朔”应为”溯”。

  答案:B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顺德一民企”明媒正娶”了智利一铁矿的消息传出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声名鹊起。昨日,本报的独家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联系本报记者对此事予以跟进,一时各种报道甚嚣尘上。

  A.名不见经传   B.声名鹊起   C.蜂拥而至   D.甚嚣尘上

  解析:”甚嚣尘上”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这是个贬义词,不合语境。

  答案:D

www.170xue.com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说张洁的大学时期是学计划经济的,文字功底并不好,开始写作时,病句很多,不仅重复啰唆,就连主语、谓语也常弄错,以这样的底子取得这样的成就,其背后超常的努力可想而知。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萧乾走了,钱钟书走了,如今冰心也走了,我们渴望”春水”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我们渴望沐浴在”繁星”之下。

  解析:A项,搭配不当,”据说张洁的大学时期”应改为”据说张洁在大学时期”;B项,应将”解决”改成”摆脱”,再在前面加上”使人”;C项,成分赘余,应将”的进行”去掉。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

  (2)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A.防范 抚养 且/失之 B.防止 赡养 但/失之 C.防范 赡养 但/有失 D.防止 抚养 且/有失

  解析:防止:预先设法制止。防范:防备,戒备。抚养:爱护并教养。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但:表转折关系。且:表并列关系。”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答案:B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

  ①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式。

  ②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重阳登高宴会之所。

  ③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

  ④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

  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A.⑤④②①③ B.⑤①③④② C.①③⑤④② D.④②③⑤①

  解析:要根据句中的指示代词去判断其前后顺序。

  答案:C

www.170xue.com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10题。(20分)

  读 荷


  吴长忠 ①世人皆爱荷,叹其美艳,赞其高洁。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我感觉荷花、也许只有荷花,达到了美而至圣的境界。

  ②圣和美无疑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类感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真,道德伦理学之对应善,法律之对应安,体育之对应力,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是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能引起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之趋于力的极限的赞叹,也能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即由核心价值”力”至核心价值”美”的渡溢。其另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面对这尊美得令人炫目的人体,没有人想过触摸或占有,她在人们的心底激起的是神圣的感觉,因为她的美而使人找到了一种近乎神圣的自信,这是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

  ③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姹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精华。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

  ④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⑤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⑥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荚艳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

  ⑦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间这么幽寂这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戮力前行。

  7.文章第①段”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中”品味”一词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解析:结合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是由荷生发感触,据此,”品味”有欣赏、研究之意;同时,由这句话引起下文。

  参考答案:意思是仔细欣赏,仔细研究(或品读深味)。作用是引领全文,点明主旨。

www.170xue.com

  8.文章第②段列举”断臂的维纳斯”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6分)

[1] [2]  下一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