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语文阅读小小说里的大考点

小小说里的大考点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646次  栏目:高考语文阅读

标签:高考语文阅读大全,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小小说里的大考点,http://www.170xue.com

  这里列举近几年考查的外国小小说为例:

  既然小小说这么重要,怎么去复习呢,怎样抓到更多的分呢?综观历年考试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容易出题。

  一、小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

  1. 环境题

  小说中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选进高考题目中的小说往往是经典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展现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方向如下:

  (1)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2)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

  (3)暗示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4)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例1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2009浙江卷《魔盒》)

  【答案示例】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

  另外,也要注意环境描写本身的表现技巧。

  例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2009安徽卷《董师傅游湖》)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把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2. 情节题

  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构成部分。高考题也常从把握情节的角度考查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备考时要关注与情节有关的小说的结构、线索、情节的叙述角度(人称)、叙述方式等等。

  结构: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事物或事件,整理小说情节脉络时,要以小说的线索为关键词去寻找。

  例3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009四川卷《想象》)

  【答案示例】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同样是把握线索)

  情节的叙述角度:要关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别。两者相比较,第一人称叙述(“我”)使小说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冲击力。

  例4 2011浙江高考例卷14题: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隐藏胡安的心理叙述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这是“人称”试题的知识点。

  情节的叙述方式:重点是插叙和倒叙。

  插叙是文章情节宕开一笔,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趣味性,更能补充介绍与小说题旨相关的背景和情节,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旨。

  倒叙是小说以逆时间的方式进行叙述,往往先交代小说的结局或中间情节,然后再去追溯故事如何一步步发展至此。

  倒叙可以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种“间离”效果,使读者能始终保持对小说事件的清醒意识,更好地去思考小说想传达的主旨;倒叙可以营造情节的悬念性,激发阅读兴趣;倒叙使得情节叙述更曲折更丰富,增加阅读趣味。

  3.“形象”题

  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和极具象征意义的物象。

  概括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是常考题。概括人物形象时要“察其言、观其行”,了解人物的职业身份,重在分析人物性格心理。人物形象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烘托或对比其他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例5 结合作品《河的第三条岸》,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2008 广东卷)

  【答案示例】母亲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但是还是深爱着父亲,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例6 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2009浙江卷《魔盒》)

  【答案示例】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每小点2分,答出两点且语言流畅即可给满分)。

  4.“主旨”题

  每一篇小说总是要借助情节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观点,这就是小说的主旨。备考时一定要从情节脉络、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层面深入体会,把握小说的主旨。要特别关注极具象征意味或是寓言式的现代派小说对于现实的讽刺或批判。

  例7 结合小说的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2009四川卷《想象》)

  【答案示例】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二、关注“作用”题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做小小说阅读题一定要学会答“作用”题。作用题与前面几种类型不是并列的,而是综合了前面的内容。单独列出来,是为叙述的方便和知识的强调。 阅读小说,要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叙事手法等方面的作用。

  1. 重要情节(细节)有以下作用: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作用。一般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 小说的叙事手法的作用: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 首段末段常用到的术语:

   ①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②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引人深思等等。 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拉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

,小小说里的大考点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