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2017北京东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7北京东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268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2017北京东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http://www.170xue.com

2013北京东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As 75

第一部分(选择题)

6. 对贴有下列标签的试剂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加入氯化铁溶液中:3Cu+ 2Fe3+ = 3Cu2+ + 2Fe

B.氯化银浊液中滴入硫化钠溶液:2Ag+ + S2- = Ag2S↓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 2ClO-+H2O+ SO2=CaSO3↓+ 2HCl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HCO+ OH- CO+ H2O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麦芽糖、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

B.丙醇的沸点比与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

C.酚醛树脂、聚氯乙烯的链节中均含有两种官能团

D.用医用酒精灭菌消毒是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死亡

9. 化合物X2Y由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X的原子半径大于Y

B.   若X为ⅠA族元素,则该化合物中含离子键

C.   若X2Y的焰色为黄色,则它的电子式是

D.   若每个X2Y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Y是第3周期元素

www.170xue.com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将乙烯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B 证明NH4Cl溶液能促进Mg(OH)2固体的溶解 向两份等量Mg(OH)2固体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和NH4Cl溶液
C 证明Al2O3的熔点比Al高 把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
D 证明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将Fe(OH)3胶体过滤后所得滤液置于暗处,再用激光笔照射滤液

11. 常温下,有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氨水、④NH4Cl溶液各25mL,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关于上述四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B.①、②中粒子浓度关系均符合: c(Na+) +c(H+) =c(OH-) + c(HCO) + c(CO)

C.将③、④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 = c(NH3·H2O)

D.向③、④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③<④

12. 已知可逆反应:2NO2(g) N2O4(g)中,NO2、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存在如下关系:v(NO2)=k1·c2(NO2),v(N2O4)=k2·c(N2O4)(其中k1、k2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根据上述关系式建立右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状态表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B.若某温度时k1=k2,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C.  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平衡时:c(NO2)+c2(N2O4)=1 mol·L-1

D.  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当c(NO2)=c2(N2O4)时,NO2的转化率是33.3%

www.170xue.com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5.(14分)

砷(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3     (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热稳定性差。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2I﹣+2H+ AsO+I2+H2O。下图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

①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C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② 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     (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

① 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和AsO的混合溶液。

[1] [2]  下一页

,2017北京东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