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827次 栏目:高考备考
2013北京东城区高考政治一模试卷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仅餐饮业倒掉的食物相当于大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回答24~26题。
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批示得到全国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③人们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有网友响应中央号召,在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该行动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支持。这说明( )
A.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传统文化总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C.网络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光盘行动”体现了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
26.调查结果显示,餐饮业约80%的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遏制公款消费是反对浪费的重中之重。对于遏制公款消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监督权 B.加强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扩大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水平 D.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燃放烟花是中国过年的重要民俗,也是污染空气的重要因素。回答27、28题。
27.在春节期间,不少北京市民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倡议,自觉减少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北京烟花燃放经历了无序——禁止——限制——自觉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认识总是反映实践的变化
C.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D.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28.元宵节后,北京许多小区居民委员会推出烟花换礼品的活动。这一活动( )
A.体现了居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 B.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应该由政府部门批准决定 D.保障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www.170xue.com某地“黄金大米”转基因人体试验引起轩然大波,一批相关人员因此受到处罚。转基因人体试验要确保在各项科学伦理审查通过之后方能开展。回答29、30题。
29.转基因技术研究体现了科学的使命—求真;而转基因试验的伦理审查是确保受试者各项权益的必要环节,体现科学的目标—求善。二者的关系启示我们( )
A.求真与求善体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B. 求真决定求善,指导求善
C.转基因技术的最高价值标准在于遵循事物自身发展规律
D.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30.作为一个完善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要防止这种学术违反诚信现象的出现,应该( )
A.增强研究人员的权利意识
B.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C.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弥补市场不足
D.把诚信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提高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
31.2012年“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撷取《燕京八绝》、传统古琴、扎燕风筝制作等数十项目,采用传承人现场技艺演示及实物、图文、视频等方式,尽显老北京的文化韵味。“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
①承载北京文明的演进历程,呈现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是在多民族文化不断交流、借鉴中逐渐走向同一
③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北京文化的个性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32.图6 漫画启示我们,走向成功需要(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www.170xue.comA.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B.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C. 努力发展自身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 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实现个人与社会统一
33.以下表述属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是
A.有效需求不足是危机爆发的原因
B.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是货币贬值和适度通货膨胀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D.赤字财政是解决危机的方法
注:基尼系数是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34.统计局首次公布了近10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图7)。下列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的做法是
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调节作用 ②发展生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 C
38.(36分)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2分)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2)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11分)
丙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早日达成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3)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如何加强环境法治建设。(7分)
丁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4)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6分)
,2017北京东城区高考政治一模试卷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