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宁波高考提前招生五校联考语文模拟卷(一)

宁波高考提前招生五校联考语文模拟卷(一)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749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宁波高考提前招生五校联考语文模拟卷(一),http://www.170xue.com

  8. 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18岁、23岁时创作的经历。(4分)

  (1)18岁时。

  (2)23岁时 。

  9.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0. 结合文章第④段“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170xue.com

  (二)宁波城隍庙的“前世今生”(14分)

  宁波人都知道,在因县学学宫得名的县学街上,城隍庙是最显眼的建筑。

  城隍庙供奉的是一座城市的保护神,而被朝廷或地方官府封为城隍的人是有标准的:一是禀性忠烈,卫国安民;二是守卫疆土,英勇捐躯;三是重教兴学,兴利除害;四是监察弹劾,刚正无私。由于各地民众所尊奉的人不同,各地的城隍也不相同,像上海城隍庙供奉的是汉代霍光和秦裕伯,杭州的是周新,那宁波府城隍庙供奉的是谁呢?

  这还有一段典故要说。话说刘邦基本平定三秦后,趁项羽都城彭城空虚,引各路诸侯兵马攻取彭城。项羽即率大军反攻,且大败汉军,将刘邦围困在了荥阳城。在此危急关头,一位虎背熊腰的将领献计“李代桃僵”假扮刘邦出城诈降楚军,等其戒备松懈时趁机出城。最终刘邦成功脱逃,这位将领却遭火刑牺牲,他就是纪信。虽然,刘邦没有提及他的功绩,但老百姓却记住了他的忠孝节义。在宁波城隍庙里供奉的便是纪信。

  宁波城隍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梁代。到了宋代,这里是景福律寺的所在,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处重要场所。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才变成城隍庙。

  城隍庙首先是一座庙宇,许多祭祀活动在此举行。但惟有一样独一无二,那就是新官上任的宣誓就职。从明代kai始,朝廷规定各府州县都要有自己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知县率官僚下属前往行参谒礼。而新官上任的前一天必须留宿在城隍庙里,第二天清晨着常服首祭城隍。这其实就是要求官员向周围的平民百姓宣誓、述职。

  其次,城隍庙是十分重要的娱乐贸易场所。每逢庙会,城隍庙便是城中人数最多的地方。沿街的杂货小摊前人头攒动;城隍庙里的戏台清音悠扬;飞檐照壁上也都张灯结彩……简直就是一番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景象,可谓“一庙城隍百姓坊”。

  再次,城隍庙还是议事的场所。因为城隍庙虽然重要,却不高高在上,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它,哪怕是平日也成了普通百姓聚集的地方。于是很多政府的公告禁令都会在这里发布张贴,有些还刻成了碑文。甚至反清复明的钱肃乐也选在城隍庙聚众起义,可见城隍庙在一般百姓心中的地位之高。

  如今的城隍庙,满街饕客千秋楼,( )是热门聚集地。各色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充满了繁荣的气息。但仍然是小吃摊人气最高,除了宁波本地的特色小吃,南北风味的都有,馄饨线粉、荤素面食、砂锅煲仔……虽然环境并不讲究,其它地方也吃得到,但就是有人愿意来这里。踩着油腻的地面,闻着熏人的油烟味,要一串炸得金黄的臭豆腐,来一碗回味悠长的牛肉细粉。四周闹哄哄,但正是这随意氛围,才吃的最尽兴、最畅快。

  回首城隍庙古朴的牌坊,依旧分外醒目。它就像一个与时间战斗的勇士,桀骜不驯地睁着乌黑的双眼,看破被周围高楼遮挡的蓝天。(选自《新侨报》2010年第102期,有删改)

  12.结合语境,文中括号内应选择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居然 B.果然 C.依然 D.竟然

  13.文中引用纪信的典故,有什么作用?(2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城隍庙的“前世”和“今生”有哪些异同。(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1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回首城隍庙古朴的牌坊,依旧分外醒目”,找出文中与这句话前后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6.宁波的城隍庙众所周知,你还知道宁波其它有来历的著名景点吗?请举出一处,并说说你对它的认识。(3分)

www.170xue.com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17-20题。(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深入不毛 不毛:

  (3)庶竭驽钝 驽钝:(4)亮每患粮不继 患:

  18.翻译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9.语段(乙)“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句中的“志”指什么?请用语段(甲)中的语句回答。(2分)

  20.语段(乙)用司马宣王(司马懿)的话做结尾,有什么作用?(2分)

  (二)赏析下面一首词,请回答问题:(4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三年相聚,离别在即,携手走过的一路,可有在你心中留下点滴印迹?或是亲人、同学、老师甚至路人的身影;或是成功、失败、喜悦、烦恼带来的感受;又或是学到的知识、读懂的真理、领悟的情感……

  请以“一路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或体验,抒发真情实感。

  2.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www.170xue.com

  试卷答案

  一、1.蹒跚 、冥、懵2. C 3.C、B、D、A 4.D 5.(1)宋江(2)林冲(3)关胜6、①薄雾浓云愁永昼②西出阳关无故人;天涯若比邻;千里共婵娟

  ③零落尘泥碾作成,只有香如故④逝者如斯夫⑤落霞与孤鹜齐飞

  7.(1)微博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

  (2)它具有发布、转发、关注、评论、搜索等功能,即在“搜索等”后面加“功能”,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3)开放性题目,只要语句通顺表达出祝福之情即可。

  二、8. (1)18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2)23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

  9. 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10. ①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②感慨当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教; ③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宁波高考提前招生五校联考语文模拟卷(一)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