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备考安徽池州2017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安徽池州2017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12-20 22:52:45  浏览次数:754次  栏目:高考备考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安徽池州2017高三语文二模试卷,http://www.170xue.com

安徽池州2013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媒介文化:拼贴的娱乐盛宴

  蒋原伦

  很多时候,人们将媒介文化和通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概念交替使用,表达的也是差不多相同的含义,都是指当下的大众文化。但认真讲起来,背后的思想谱系是不一样的。如消费文化,其理论背景来自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述,它不仅仅是指文化产品,同样是一种商品,供人们消费,更是指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人们不怎么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讲究的是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媒介文化的思想谱系则是来自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强调的是电子媒体和各种斯的媒介方式在不断重构当代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即有什么样的媒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

  由于媒介文化和当下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联,因此媒介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文化,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印刷文化,是由相对严密的符号系统所构成的,文化越深奥、越博大精深,其符号系统也就越庞大越精密。符号系统之间还有分野,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媒介文化则不同,它是媒介技术的直接产物,一种新媒介技术的问世,意味着有新的文化出现。最直接的例证就是当今的功夫电影,影片中那高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功,其实就是现代影像技术的产物。或可说现代电子影像技术创造了中国功夫,电子影像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武林高手出神入化的武功就达到什么高度,甚至笨拙的大熊猫也能被点化成超级武林大腕。

  经典文化、精英文化是一种规训文化,这是少数文化精英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创造、加工、积累起来的,所以学习和读解经典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被规训的过程。媒介文化是娱乐文化,偏于感性的文化,强调身体的快感。它依靠自身的吸引力来攫取市场,所以声色犬马的成分、感官的成分比较重。站在经典文化的立场上看,媒介文化是无深度的、拼贴的、缺少内涵的文化。但是,媒介文化倒并不排斥经典文化,总是摆出大包大揽的姿态,上下通吃,将经典文化、传统文化统统囊括在自己的范围之中。当然这也是所有后起文化的品性,它总是将此前的文化作为资源,“拿采主义”地为我所用,打造成新的混合产品,媒介文化就更是如此,媒介文化的评判标准就是市场,就是收视率。媒介文化既然是拼贴型文化,那么什么都可拆卸下来.重新组合,杀虫剂或卫生洁具的广告,可以由高雅的古典乐来配音,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打破了精英和平民、高雅和通俗之间的界限。

  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发展为基础,所以是“他律”的文化,它不是建立在严密的符号系统之上的,因此它不是特定的文化品种,也不是阿多诺所推崇的“自律的文化”。媒介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横跨着许多文化品种,横跨着许多生活领域,并向当代生活开放。即以影视媒介文化为例,以往专家和电影人所津津乐道的影视艺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影视媒介文化或大众文化所包括的内容要远比影视艺术的范围广泛得多。

  这里说媒介文化是向当代生活开放的,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学院的、专业的美学体系或文化理论不同,它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边界,它倒是能将美学体系或已有的文化理论包含在自身之中,但是却无法从美学体系和文化理论得到自身的说明,因为它与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心理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媒介文化更能从传统文化以外的领域得到说明。(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www.170xue.com

  1、下列关于“媒介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媒介文化是一种利用电子媒体和新的媒介方式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重新构建的文化。

  B.媒介文化是拼贴组合成的多种文化品种共同体,故对其学习和解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C.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横跨多种文化品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D.媒介文化虽然兼容并包,但与经典文化相比,它是一种缺乏深度和内涵的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小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相比,媒介文化更讲究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

  B.中围功夫电影中武林高手武功出神入化的境界的高低取决于电子影像技术发展的程度。

  C.对传统文化而言,其符号系统越庞大精密,越能反映出文化的博大精深。

  D.媒介文化可以随意拆卸,重新组合,它没有精英与平民、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新的文化也将应运而生。

  B.媒介文化虽能包含美学体系或文化理论,但其无法从这二者中找到自身的说明。

  C.不管是经典文化还是精英文化,它们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D.消费文化与媒介文化同属大众文化,它们都最讲究符号意义和符号系统。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翼字伯恭,键为武阳人也。高祖父司空浩,曾祖父广陵太守纲,皆有名迹。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建兴九年,为降都督、绥南中郎将。翼性持法严,不得殊俗之欢心。耆率刘胄背叛作乱,翼举兵讨胄。胄未破,会被征当还,群下咸以为宜便驰骑即罪,翼曰:“不然。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费,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于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丞相亮闻而善之。亮出武功,以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亮卒,拜前领军,追论讨刘胄功,赐爵关内侯。延熙元年,入为尚书,稍迁督建威,假节,进封都亭候,征西大将军。

  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景耀二年,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六年,与维咸在剑阁,共诣降钟会于涪。明年正月,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

www.170xue.com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皆有名迹名迹:声名业绩。  B.不得殊俗之欢心殊俗:少数民族。

  C.代到乃发代:取代。  D.共诣降钟会于涪诣:前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吾以蛮夷蠢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代到乃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翼亦不得已而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为乱兵所杀。如今人方为刀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翼出身官宦世家,笃志好学,执法严明,智勇双全,深思经算,睹事知机,对百姓仁爱有加。

  B.张翼举兵讨伐叛贼刘胄未破,即被朝廷召回,在走之前,他准备好打仗的物资。战事平息后,张翼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即被封官赐爵。

  C.张翼与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都,姜维要出兵,张翼反对,认为国家弱小,百姓劳苦,不宜再起战事,表现其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张翼跟随姜维攻破王经后,张翼劝阻姜维不可再进攻,否则前功尽弃,表现出其非凡的军事谋略。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费,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

  (2)马忠因其成基以破殄胄,丞相亮闻而善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阳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8、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9、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期间所作,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www.170xue.com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1] [2]  下一页

,安徽池州2017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