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496次  栏目:高一语文试题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http://www.170xue.com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3 选择题(共12分,4小题,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始速祸焉(招致) 思厥(他们)先祖父 暴(暴露)霜露

  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尽之际 终继五国迁(改变)灭存亡之理(命运)

  C.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 原(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D.吾遗恨(仇恨)也 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举(全部)以予人

  3.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趋于亡 而皆背晋以归梁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子孙视之不甚惜

  C.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赂秦而力亏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实亦百倍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C.可谓智力孤危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梁君臣之首

  A.仓皇东出  B.日削月割 C.礼天下之奇才  D.不能独完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3小题,每题3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www.170xue.com

  三.默写下列名篇名句。(15分)

  1、 ,海上明月共潮生。

  2、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3、 ,栗深林兮惊层巅。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 。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 。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忧劳可以兴国, _______________。

  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溪柳自摇沙水清。

  10、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________________。

  11、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9分)

  1.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对《复活》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他一度迷恋过,但在情欲冲动下诱奸了、又抛弃了的姑娘玛丝洛娃。在犯下错误、离开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想过他,心安理得地想要遗忘,只是在法庭上两人又重新会面了。

  B.姐姐娜塔丽雅小时候和涅赫柳多夫非常亲密,但出嫁后,为了讨好丈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面后,涅赫柳多夫和姐夫拉戈任斯基就司法制度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拉戈任斯基因为感到受了侮辱而流下了泪。事后他想到把姐夫侮辱得这么厉害,并惹得姐姐伤心,感到非常懊悔。

  C.陪审员在对马斯洛娃写的定罪意见中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涅赫柳多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马斯洛娃被判罪了。庭长急于办私事便匆忙结案,宣判将马斯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D.马斯洛娃在判决后回忆起她在车站见到涅赫柳多夫一面的那个晚上发生的事。当时涅赫柳多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她就和厨娘女儿一起赶到车站。她看到涅赫柳多夫坐在头等车厢里,正要敲窗户,火车开动了。她本想卧轨自杀,但对涅赫柳多夫的怨恨使她活下来。

  E.马斯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夫认为涅赫柳多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马斯洛娃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

  2.简答题(任选其一)。

  1)“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了一个现在的马斯洛娃。……这使他既惊奇又恐惧。”

  是什么事情让涅赫柳多夫产生了这样既惊奇又恐惧的想法,紧接着他又做了些什?请简述。

  2)涅赫柳多夫在去彼得堡之前对自己的土地进行了两次处理。第一次他把土地以很低的价格租给农民,第二次则不同。那么他第二次是怎么处理的?

  六.阅读下列《孟子·滕文公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①载不胜:战国时宋国的大夫。②庄岳:齐国一人闹市区的名称。③薛居州:人名。

  (1)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学习语言,如果一个人教他,而其他人在一旁干扰,就无法学好。

  B.孟子认为,如果把一个人放在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中,就能够学得好。

  C.孟子认为学习语言需要好的环境,一国之君也应该重用善士,一个薛居州这样的善士就可以导正宋王。

  D.这段文字孟子是以学习语言为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www.170xue.com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1] [2]  下一页

,新课标高二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