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20 22:51:13  浏览次数:341次  栏目:高一语文试题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170xue.com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http://www.170xue.com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 其书法源学于王羲之《十七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功。学戏其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国剧学会”。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现代中国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泊,在他人眼中,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常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地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力量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拥有偌大家业,但其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饮食也非常随便,有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狂狷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对此深为痛惜,所以为了收集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四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贴》;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当时被匪徒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细心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一生,浓缩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苦心学戏,后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学会”,最终在京剧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守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

  (2)张伯驹作为“一代名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写张伯驹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称为“大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一代名士张伯驹”的人生经历,从“出身”“趣味”“品格”“机遇”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8分)

www.170xue.com

  第Ⅱ卷 表达题(75分)

  五、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个3分,20分)

  1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才会更加繁荣兴盛。

  B.先生看着两人的背影,只是满脸讳莫如深地点了点头,又继续埋首于文件之中去了。

  C.进入竹海,楠竹密布,铺天盖地,极目远眺,茫茫竹海,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D.如何在地震中逃生,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做了具体而微的讲解,而今天的演练,更让我们有了切身的体验。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苹果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电视,你可以向它喊叫或打手势——它都可以明白你的意思。这一项目将为苹果和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公司之间的战斗开辟新战场。

  B.北京市政府去年推出了一项融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为一体的计划,城市废品回收者大军迅速增加。

  C.在中国9600万六岁以下适龄儿童中,有一半不上幼儿园,这些孩子因此错过了教育专家认为的儿童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D.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星云湖,由于遭受“外来物种”侵袭,目前湖内的土著鱼种大头鱼已经灭绝。

  1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 。但这魔力对贝多芬比较具体,那就是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听众基础和整体氛围。

  ①可见维也纳也真有一些魔力

  ②因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积得过于密集,实在让人劳累

  ③这句评语的最佳例证是贝多芬,他在一城之内居然搬了八十多次家,八十多次都没有离开

  ④接下去的一个评语倒是明贬实褒:“住在维也纳,天天想离开却很难离开。”

  ⑤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褒是贬,但好像是明褒实贬

  ⑥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作出评语:“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

  A.⑤④⑥③①②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②④①③⑤  D. ④⑥②③⑤①

  16.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的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屈原《离骚》 王羲之《兰亭集序》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建立自由和民主的国家,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www.170xue.com

  参考答案

  答案:一、1.A(强加关联。所谓“第一阶段”在唐代之前,所以不能说“唐代刺青经历了两个阶段”,而且对“第二阶段”的表述也不严密,文中只是说“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2.C(无中生有。原文举史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有的刺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并未“表明宋代的刺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课标高一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