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36:30 浏览次数:683次 栏目: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动员政府系统抓紧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去年政府工作的回顾与启示
年是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扎实工作,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去年以来,国家从大局出发,针对某些行业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加强了宏观调控,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从紧的信贷政策,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宏观调控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冷静分析形势,认真研究应对措施。一是统一思想,调整思路。我们一方面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服从大局,顺势而为,真正把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确立了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工作思路。二是因势利导,调整结构。我们抓住国家有保有压、调整投资重点的机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建成和开工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保持了投资对经济发展强劲的拉动势头。同时,对国家明令禁止发展的高耗能、重污染行业进行了认真清理整顿,全市共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6个,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11个建设项目分别实行了取消立项、限期整改等措施,关闭“十五小”和落后生产能力、落后工艺企业46家。三是迎难而上,缓解瓶颈制约。建设资金和用地供应偏紧,是去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难题。为缓解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我们千方百计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衔接沟通,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金融机构年末贷款增幅比上年同期增长3.5%,全年争取国债资金10799万元、中央及省财政补助20567万元。为解决建设用地偏紧问题,我们在严格土地管理的同时,采取加大空心村、砖瓦窑厂和工矿弃地整治等有效措施,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基本保证了建设用地的需求。一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考验、锻炼了我们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而且充分证明了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真抓实干,就完全能在宏观调控中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四路并进”协调发展。去年人代会上,我们提出了“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发展思路,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进一步确立了这一思路,目前,“四路并进”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已在全市达成共识,深入人心。去年我们围绕这一思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一是突出重点抓农业。我们围绕“四大兴农计划、三大惠民工程、十大增效技术”,抓投入,促生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七年来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新建、扩建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2家,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乡(镇)和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23个;新建户用沼气池1万多个、惠及农民5.7万余人,解决了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培训农村劳动力11.7万人。去年用于全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达71592万元,比上年增加21263万元,增长29.7%,是财政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农民受惠最多的一年。二是始终不渝抓工业。大力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工业化步伐继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4.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增速23.1%,连续三年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产销率99.1%,居全省第三位;利税54.5亿元,增长24.5%。切实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去年全市财政为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骨干企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各类资金25391万元。三是加强引导抓三产。去年,我们突出抓了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11.3%。积极推进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7.1亿元。商贸流通更加顺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亿元,增长15.8%。四是统筹协调抓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去年全市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财政投入11.99亿元,占财政支出总规模四分之一还多,为历年来最高。
(三)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必须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去年,我们紧紧围绕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重点,迎难而上,强力把改革向广度延伸,向整体推进。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由点向面拓展。我市去年列入改革台帐的国有企业大多是一些“两有两无”企业,改革难度非常大。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整体联动、协调配合,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完成改制企业28户,国有企业改革面达到92%。二是改革进一步由工业企业向非工企业拓展。去年,我们在加大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力度的同时,又认真抓了粮食流通体制、农村信用社等一系列非工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并在滑县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重点抓了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等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5.19亿元,清收不良贷款1.62亿元,超额完成省分配的任务。三是改革进一步由经济领域向社会事业领域拓展。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探索实行科技重大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这些改革均走到了全省的前列。四是改革进一步由经济管理体制向行政管理体制拓展。我们在继续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赋予各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由于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各县竞相发展的势头空前高涨,全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250.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亿元。一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大改革才能谋求大发展。只要改革,就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就能够切切实实地加快发展。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勇于创新。去年一年,全市政府系统坚持开拓创新,狠抓自身建设,加快职能和作风转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行政理念,妥善解决了一系列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完成的十个方面32件重要实事全部按计划完成。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人员和再就业人员均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国有企业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社会保险代缴率均达100%。二是始终把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去年,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企业、基层和群众,我们在完善“五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出了政府电子政务内网、行政便民网站、党政文件电子阅览室等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大多数政府部门也都能够树立大局意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如市发改委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加强运行和调节,有效缓解了煤电有运紧张状况,项目审批和计划下达时间明显提前;市农业部门狠抓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服务“三农”,为全市农业丰收做出了贡献;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都提出了为企业服务的具体措施,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赢得了社会好评。三是始终把转变作风放在重要位置。去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为尽快熟悉情况,摸清底数,各位市长除了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入农村、厂矿、学校,调查研究,督导检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先后三次到安钢现场办公,较好地解决了安钢在征地、学校移交、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增强责任意识,对每项重点工作,我们都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进度要求。去年市人代会一结束,我们专门召开了市政府常务扩大会,分解落实重点工作;年中,又召开市政府一次全会,对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分项汇报,进行回顾和比较,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年终,专门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剖析问题,制定对策,各位副市长负责的重点工作都有总结和交代。在工作方法上不断改进,勇于创新。安排部署工作时,不讲空话、套话,直奔主题,节省出来时间抓落实。对重大问题,不是只听汇报、做指示,而是到现场查进度,看质量。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承包制。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以权谋私。去年,我们还以开展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认识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逐步规范政府自身建设,制定了《政府工作规则》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会议发言,班主任会议发言稿,公司会议讲演稿,演讲致辞 - 会议发言
相关分类
会议发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