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个人考察材料,干部考察材料范文,考察材料范文,http://www.170xue.com
某某省依法治校现场会典型材料,http://www.170xue.com
三是让教师有优越感。每逢教师生日,学校送给教师一份生日蛋糕,校长亲自在贺卡上写上寄语;配备“师生服务车”,师生生病住院、教师外出学习、考试、接送教师子女上学,或者教师结婚、生孩子、走亲访友等等都尽可能安排使用。教师节期间,免费为全体教职工查体。每年春节期间,校长带队和校委会成员一起走访教师的父母,将温暖和深情送到教师父母的炕头上。校领导对教师的爱,激发了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情。从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位教师,对工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给与无微不至的关爱。
(三)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在龙源,人的发展既是管理的手段,更是管理的目的。我们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促使教师燃尽自己的烛台,而应该是让教师发展自己的舞台。
1、鼓励教师自主选择,竞争上岗。龙源学校的老师,尽管都是经过公开考试从全市挑选的,业务上可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但我们追求的是,如何为教师搭建展示特长的舞台。2000年建校不久,就对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按需设岗,鼓励教师自主选择,竞争上岗。随后,又鼓励教师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各教学岗位竞争上岗。参照这种模式,还对学生公寓楼、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办、生活指导教师等后勤管理和服务岗位,确定受聘人员,使人尽其才。每位教师都找准了自己的位子,在工作中能够人尽其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2、构建学习型、科研化教师队伍。学校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20**年以来,19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进修班学习,16人现已结业。每年,派出近百人次到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培训学习,聘请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23位专家为学校的办学顾问,邀请他们定期来校讲学。每年聘请4名外籍教师来校执教,同时请他们辅导教师英语,目标是两年内实现校园内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并逐步实现用双语教学,使龙源教师队伍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群体。20**年,学校投资48万元,派16位优秀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参加为期一月的培训学习。
3、改革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有成就感。“拿起表扬的武器”、“用多把尺子衡量”、“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我校这些对学生教育的做法,同样也被运用到对教师的管理上来。学校科学设奖,如:教学特色奖、学生质量奖、学困生转化奖、特长生辅导奖、科研成果奖、教学展示奖、优秀论文(案例)奖、基本功竞赛奖、优秀教案奖、优秀作品奖、德育工作奖等,鼓励教师人人争先,人人夺奖。教师进入龙源学校,其特长都能被发现,闪光点都能得到展示。
我校承担“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10多个,鼓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借鉴多元智能理论,鼓励42名教师经过两年时间,开发了六大系列15本155万字的校本课程,20**年由济南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其中《幸福小医生》、《龙源植物知多少》两科的内容和经验总结材料编入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组编的《学校自主开发课程与示例》一书。三年内,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省级获奖或发表的达380余篇,189人次获全国学科竞赛辅导奖,14人参加了北师大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参考书和习题册的编写。在20**年5月第三届全国多元智能理论年会上,6篇论文获奖,2人在大会发言,学校被授予“全国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示范学校”。
4、赏识教师,积极推出并宣传龙源名师。学校建立“首席学科带头人、导师班主任”和“ 功勋教师”制度,制定岗位责任,落实相应待遇,实行动态管理,半年一复评,一年一确认,并在报刊、电视等媒体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在教学楼道内将全体教师形象照展出,将教师取得的荣誉一一列出;为获得潍坊市以上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设计形象灯箱,以便让学生了解老师、学习老师、尊敬老师,让教师互相学习。所有这些极大的鼓舞了全体教师献身龙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目前,我校教师被评为诸城市“电教优秀教师”142人,潍坊市“教学能手”20人,诸城市“教学骨干、能手” 68人;本科学历教师占80%,16人取得了研究生进修结业 ;56人次获全国学科竞赛辅导奖,36人次获省级竞赛辅导奖,4人在全国教育技术成果应用大奖赛中获奖,47人的计算机操作达高级水平。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无淘汰的教育
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确立“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并将这一宗旨贯彻到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业,更重视学生如何做人;我们尽管不能保证学生进入龙源三年后人人考上重点中学,但是却要保证学生在自身条件下得到最优发展,保证学生不出“次品”。
(一)爱心呵护、情感管理
我校确立“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培育生命”的信条,把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升华为一种理念,并分解、细化到实际工作之中。
一是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教师人人包班,人人做育人导师,并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确定每周二最后一节课为师生谈心时间,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王春晖、宋聪两位同学以前学习基础较差,一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并出现一些不良苗头。包班教师王清森发现后,多次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起信心和勇气,并会同各科教师一起,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关心、多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和辅导,不但使他们思想有了上进,学习上也有了较大进步,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二是全面启动爱心教育工程。要求教师做到爱心教育“七个一”,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从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位教师,人人树立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到卫生保健、衣食住行,无处不给予贴心的关怀。20**年,教师陪学生看病就诊620人次,学校办公用车接送学生去医院162人次,教师陪餐9300人次、接送学生1280人次。 广大教师用满腔的爱,培育了学生诚挚的情。全校师生人人都追求真知,从善如流,对学校充满感激、眷恋之情。
(二)联系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灌输和内省相结合,重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我们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自我情感体验形成意志品格,通过自身“灵魂的搏斗”,进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坚持日常教育和主题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召开一次校会,各班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级部每两周召开一次级部会,使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在教育方式上,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结合,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相结合,团队活动与班级工作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和空对空。学校德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法制教育坚持常抓不懈,聘请司法人员依案讲法,在学生中举行“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唤起学生的参与。把学生放在德育的主体地位,开展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选择、思考和感悟,开发德育潜能的教育活动。
学校实行制度管理和情感内化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管理,倡导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化的管理,以导代管,鼓励学生参与,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制订了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健全学生分工合作的劳动制度,以卫生值周、食堂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合作精神、劳动观念和服务观念。这些自主管理机制的运行,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平等意识和民主精神,培养了学生人际相融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友爱的风尚,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品质。
推出“德育套餐”行动。学校确立“处处都是立德之所,天天都是立德之时”的观念。自20**年至今,坚持每天利用上午、下午上课前和晚自习时间,推出“德育套餐”,做法是:上午预铃后课前10分钟,以班为单位起立齐声朗诵龙源誓词,以达到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目的,使学生坚定“为立身打基础,为报国做准备”的信念。下午课前10分钟唱两首歌曲,一首是由学校统一确定的象“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等爱党爱国、弘扬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另一首是龙源学校校歌,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音乐智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晚上7点开始,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定期开展“查摆问题,评树先进”活动。学校督导室会同学生文明礼仪检查员,对学生一日常规和班级管理 ,每天一检查,每周一评比。在此基础上,开展评选文明班级、优秀宿舍、“星级学生”、“十佳少年”活动。对优胜者,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学校“龙源名生”灯箱,展出240名各类优秀学生的形象照,在学生中,形成了人人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德育网络。组建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家校合作,共商管理育人大计。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两次,组织家访一次,给家长发放公开信两封,并开展“千家评校”、评选“家长最信任的教师”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瞻仰王尽美纪念馆,考察恐龙公园,适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受到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某某省依法治校现场会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