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个人考察材料,干部考察材料范文,考察材料范文,http://www.170xue.com
赴韩国考察情况报告,http://www.170xue.com
其三,经济调节功能。这主要指政府直接“插手”某些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也是韩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在韩国,政府直接“插手”经济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国营企业发展那些公益性或公用性而盈利小甚至亏损的产业或产品;二是参与甚至垄断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和物价稳定的产品贸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
为克服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在整顿国内金融机构方面,强力要求企业与金融机构吞下改革的药方,尤其是切断作为韩国经济主要支柱的大企业集团与银行之间的不正当往来。 同时在改革企业运作模式方面,韩国政府要求大企业集团放弃不具有竞争力的芜杂业务,专注核心产业,并要求企业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实在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和银行,政府则放手让他们倒闭。对此,20**年5月底金大中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要度过危机,就必须接受改革带来的痛苦,直到结构性的变革完成为止”。在改革过程中,韩国政府打破了过去完全由大企业集团主导经济的局面,中小企业的活力被释放出来。从1998年以来,韩国新创中小企业达11000多家。
其四,法律规范功能。政府功能通过法律规范而实现,这是韩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和政府指导性功能的又一显著特点。无论战略导向、政策指导和经济调节,还是科技推动和文化促进,政府一般都要立法,通过法律行为而加以实施。所以,韩国的经济法规比较健全,而且规范配套,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
其五,科教推动功能。韩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市场相对狭小的国家。为了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胜,必须提高科技水平。因而韩国把发展科技作为一项重要国策。20世纪60年代是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其科技重点是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要求比较简单的组装技术;70年代重点引进改良性技术, 以推动当代工业的发展;83年代提出“科技兴立国” 口号,重点研究高新科技,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全方位化和高层次化,以及贸易结构的高附加值化和多边化。为了保证科技的迅速发展,韩国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振兴法》、《技术开发投资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并不断增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投入。从20世纪83年代以来,科技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1983年仅占0.16%,1991年达到3%(50亿美元),,1996年又增至4%(150亿美元),2000年则达到了5%(500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目前仅为l%。
发展科技和经济需要人才,而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因而大力发展教育成为韩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60年代起,韩国制定了《教育临时特别法》、《国民教育宪章》、《产业教育振兴法》等一系列法规,不断增拨教育经费。1990年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已达到22.3%,仅次于国防支出。此外,韩国不断调整教育结构。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特殊教育外,还特别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仅仅4700万人口的韩国目前有各种大学200多所,70%的适龄青年上大学。去年高校拟招生人数已超过高中毕业生人数,基本上实现了全部高中生上大学。目前韩国是世界上人均博士最多的国家。
其六,文化促进功能。韩国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既强调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又采取了“扬东纳西”的文化方针。1993年2月金泳三就任总统,称自己领导的政府为“文民政府”,制定了新的文化政策,即“文民政府的文化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强化民族精神。韩国政府明确规定,要根据“弥益人间”的精神,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品德,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取得参加建设民主国家和促进人类繁荣活动的资格。另外,韩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培养民众的创业意识、忧患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并积极推动企业建设富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凡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腾飞。
3、三星成功的奥秘
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最初生产替代进口品,如白糖、服装面料等,后来进入金融保险领域,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涉足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从83年代起开拓通讯、半导体市场。目前,三星在全球有300多个分支机构,员工达到17万人,其中“三星”电子在《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05位,“三星物产”位居第118位,“三星生命”名列第286位。三星20**年的营业额达到987亿美元,20**年预计可达到1200亿美元。三星的飞速发展不同寻常、令人惊羡,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是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形势下实现的;另一方面,它与世界500强企业中那些业绩不佳的欧美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世界著名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三星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诸多方面已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三星的品牌已昂首世界高端产品市场。目前,三星已成为韩国最大的企业。
三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归因于其核心竞争力,即核心领导、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
(1)核心领导
三星的核心领导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通过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发展战略和帷幄运筹,打造并展示了很强的核心领导力。
“一等”主义的经营哲学。这是由三星创始人李秉喆会长提出来的,是现在的李健熙会长及高级领导者所一直奉行的经营理念,对全体三星员工具有极大的影响,成为三星企业文化的灵魂。
选择和集中的发展战略。所谓选择和集中,就是指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世界第一位,所以要充分考虑到自己企业的实力,选出能在世界上取得第一的领域并在这一领域进行集中的投资。三星把事业分为三种类型,一个是现在做得非常出色的这一领域的投资要加强;第二个是在5年之内有可能给公司创造利润的领域,三星称之为苗圃事业;第三个是在5年至10年之后能给公司创造利润的,三星称之为种子事业,在这两方面的投资也是重要的。
三星核心领导层所具有的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远见,也是构成三星核心领导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半导体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虽然三星此前和国际先进企业有1-0年的技术差距,但是三星最高领导层始终认为,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种坚韧的信念支撑着三星果断决策,大胆投资。同时,三星正确地选择了动态存储器作为集中投资对象,并且时机得当。当时判断世界市场对动态存储器的需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持续增长,所以三星非常大胆地决定在这一方面集中力量重点投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半导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三星保持了对存储器领域的持续投资,使自己的研发和生产水平超过了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第一位。
核心领导人物决定了三星的企业文化。金融危机后,韩国许多企业的股份已经国际化了。三星也不例外,股份大部分为国外拥有。永远属于韩国的是三星的企业文化,包括三星重视人才、追求第一、重视员工福利、勇于创新等优良传统。这种企业文化是人格化的,它体现在其创始人李秉喆、现任会长李建熙、副会长兼CEO尹钟龙等领导人的身上。他们在企业拥有很强的号召力。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很难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通常是人格化的。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经常变更,企业文化很难定型。
(2)核心技术
三星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正是由于三星较早地做出重大决策,投资半导体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才使三星较快地渡过了金融危机,成长为韩国最大最强的企业。例如,三星电子去年总收入的7%用于研发,20**年这个比重将达到8%,研发人员数量占其员工总数的35%,达1.7万人,有的研发人员的薪水比首席执行官还要高出5倍。目前,三星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已位居全球企业第四位。他们预计10年内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在三星诞生。
三星的科技是后来居上的。如三星电子从1987年开始开发液晶显示屏,到1995年实现10.4英寸产品的批量生产,比世界上先进企业仍落后两年。到1998年,三星已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水平。20**年,三星率先开发出40英寸的可以和电视兼用的TFT液晶显示屏,目前占国际市场20%的份额。现已开发出世界上最大的63英寸等离子体高清晰度彩电。
(3)核心人才
三星的成功得力于其杰出的人才战略。三星充分认识到人才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理念并付诸行动,如“人才第一主义”、“三星的人才,人才的三星”、“教育第一,人才为先”、“三星人才的当地化和当地人才的三星化”等等。李健熙会长甚至提出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养活数万人的观点。为了培养人才,三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训制度,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培训员工。三星不仅拥有自己的高等学校和各种培训机构,而且还建立了庞大的人力开发研究院,专门从事核心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4、韩国人的心态特征
韩国人认为韩国的文化源自中国,并认为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的。在我们同韩国人的交往中,他们对中国有较强的亲近感。事实上,他们的姓氏与中国非常一致: 张、李、崔、郭等,都是韩国的大姓。我们经常发现韩国人与我们的团员同姓。十几年前,韩国还普遍使用汉字。但近十年来,韩国大力推行韩国文字,街道上已很少看到汉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好在近年来,韩国出现了一股学习中文的热潮,韩国外交部称之为“汉风”。 因为大多数韩国人相信,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从感情上,韩国人不喜欢日本人,也不喜欢美国人。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损害了韩国的利益,使他们有切肤之痛。他们对中国强大没有敌意,并提出要同中国一起,领跑亚洲和世界经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赴韩国考察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