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1:13 浏览次数:751次 栏目: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要正确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学生一生的重要作用和一些可能造成学习的浪费。就在中学的高中文科只要求会考,这样我们所提的物理能力和要求都是针对理科来说的,这样对于文科学生要求太高是不公平的,也人为地增大教学难度,自己制造出跨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褚平,在一个会上说:“使应试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是需要高等教育界认真应对的问题。”高校对这个问题都这么重视,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更不能放弃对各类人才科学素养的培养,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研究却是偏少,没有将它当一回事,当然这也是人为造成高初中台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我们面对的是全民义务教育,尽管我们不能全部承担科学素养的教育,但物理是科学中重要的一门,承认这一点,初中的物理教育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内容进行,在些基础上提高理科倾向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而在高中是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可再可深造人才,而高中对于理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场所,但针对文科学生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理科要求进行。所以要衔接高初中的能力,我认要提早按新课程的个性学习要求分科分类教学,但在高中要进一步研究文科学生科学素养要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实效。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不能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高中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按学分制来考核学生,学分制就是针对学生过早偏科提出来的,目的是培养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在初中没有这样的一条政策,只有普及,无论偏哪一项都是不利的。
2.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愿学、乐学”。
4.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概括、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从画图入手帮助学生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和理想化过程——训练科学抽象法。
将文字描述的实际问题简化成物理情景是学生最难做到的一关。学生在阅读课文或者习题时头脑中都会出现文字所叙述的一幅幅物理情景,这情景转瞬即逝。用画草图的方式将想像的过程记录下来,为学生下一步的抽象思维建立一个形象的平台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上课的大量工作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平台。
理想化的物理对象模型和理想化过程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形状,运动的物体,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容易。但在一定条件下,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问题就简单了。如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就可把汽车当作质点。引入物理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于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可以先研究它的理想模型,然后对研究结果加以修正,即可用于实际事物。抽象的过程体现在学生将实际的研究对象画成一个点,表面上看这个点画不画两可,其实不然。画图就是在学生头脑中想到我在把一辆汽车抽象成一个质点。久而久之,使学生了解到,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想化过程,对于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这种方法的自觉性。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处理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采用的具体分析、合理简化、科学抽象的方法,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图像是物理规律的重要表述形式,图像的特点就是记录了物理量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数量关系。它是实际物理过程抽象到数学表达式的中间状态。教学中我要求做到看到图要会画出实际的情景图。这对于新高一的学生来讲又新鲜又感到不适应。此时老师的模范作用和对学生长期的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
理想实验也是物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在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抽象的一种方法。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惯性定律发现的历史,关键是使学生懂得逻辑推理和理想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①从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小车还能继续运动的感性认识出发,分析得出,运动着的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仍要作直线运动,初步突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质联系。②用毛巾铺在斜面下端的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它在毛巾上通过的距离很小。撤去铺在木板上的毛巾,再让小车由斜面同一位置滑下来,它在平板上通过的距离就远得多。在愈光滑的平面,小车运动得愈远。从这一事实分析得到: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是受到其它物体作用的缘故。③在以上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推理,就可设想一个理想实验:让小车在绝对光滑的平面上运动,它不受任何阻碍作用,则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里突出了小车这个物体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本质联系,而摒弃那种某一物体要受到其它物体不变的作用(即恒力作用),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乍看起来合乎一般“经验”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观察实验之外。要求学生画情景图,画受力图分析为什么会越滑越远,(这里恰好是比初中思维训练的层次高的地方)继而想像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将会怎样。这个过程体现了抽象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
.学会运用理性知识的基本逻辑思维的方法——三段论。
学生习惯应用类比的方法做题.初中大量训练的结果是:照着老师的例题套用公式就可以做对题。高中阶段如果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到了高三知识、方法的综合程度一高,学生就会乱了方寸,成绩就会急剧下滑。
形式逻辑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训练过程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手段。课上训练学生说理,考试试题就出这样的试题,改错的时候也要讲清楚错在那一步:是规律错了(往往是记忆不准确),还是小前提(往往是审题是把条件看错了),还是判断错了。
狠抓改错,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程序,是一个慢功夫的活,但是不能怠慢。
答疑是也要求学生自觉地按照三段论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来。预言是思维的外衣,听懂要经过一次思维加工的编码过程,说出来,则还要再经历另一次组织语言的再编码的过程。我们答疑一般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包括检查学生所画的草图、受力图)了解学生的问题在那里,学生的错因在何处。答疑之后还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表述一遍,检查学生是否真的会了。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因此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讲,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学会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2)思考习惯:初中学生更多的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方法并重,概念、规律、实验教学应增加启发性,不要包办代替,应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余地,引导学生归纳学过的知识,培养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把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3)实验素养:教育学生在做实验时要认真细心、实事求是,实验规范,独立操作,手脑并用,加强交流协作,遵守实验室规则。对每一个学生实验,应要求学生理解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能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得出正确结论,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4)解题习惯:注意训练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要工整。注重思维过程,推理要严谨,言必有据。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不要忽略或遗漏重要的关键步骤和中间结果。
6.加强与高中老师的联系。
初中物理教师要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中,找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教学,为高中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7.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初中教学该注意渗透学法,展示学法,化教法为学法,把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
tag: 教学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总结,物理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相关分类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