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3:02 浏览次数:981次 栏目:高考陪考
5月14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名为《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1》的报告,报告指出,从小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和健康,还会使其一生受益,而家庭则是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形成的第一站。
报告在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孩子容易模仿父母的饮食行为,父母购买、选择食物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儿童少年对食物的选择,饭桌教育或者把食物当作奖惩孩子的一种手段,这些都会形成儿童对食物的喜好。
这份报告还认为,我国儿童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导致了慢性病低龄化。
早餐
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48.8%。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不足的比例为78%。营养质量差的早餐不仅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和健康,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
零食
零食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把双刃剑。我国城市儿童的零食以冷饮、油炸、膨化食品为主。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认为是不健康的行为,要积极引导,让儿童少年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使他们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在外就餐
在外就餐是孩子抵挡不住的诱惑。快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儿童少年快餐的消费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外就餐时,膳食能量的摄入高于在家就餐,这不仅可引起肥胖,还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被人忽视的“甜蜜陷阱”。含糖饮料中的“糖”暗藏着健康危机,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
相关分类
高考陪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