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三)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三)

12-20 22:53:02  浏览次数:794次  栏目:高考文言文

标签:高考文言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三),http://www.170xue.com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尠有屈焉屈:屈辱。

  B. 鸠率僧旅鸠:聚合。

  C. 将加大辟大辟:死刑。

  D. 遗其珍物遗: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倚歇而和质

  C. 遂得免焉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且贰焉楚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 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17.A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 B

  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19.D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17.(1)交往(2)到(3)一向(4)调任

  18.C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爱民正直睿智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10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三)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