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起来学网学习网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汇总:诗歌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汇总:诗歌鉴赏

12-20 22:58:55  浏览次数:119次  栏目:高考文言文

标签:高考文言文大全,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17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汇总:诗歌鉴赏,http://www.170xue.com

  (全国新课标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全国大纲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赏析: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在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此词中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原来是云外旅雁的悲鸣。鸣声由隐约到明晰,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钧之力。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此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秬秸1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试题分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时不可偏废。

  ③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试题分析】要解合文本并有自己的感受。

  (天津卷)

  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1] [2] [3] [4]  下一页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汇总:诗歌鉴赏
Copyright © 一起来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体育教学计划_语文知识_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 2 3 4 5 6 a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