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2:52:45 浏览次数:622次 栏目:高考备考
⑦然而,记忆中最触动我的还是无数游客的那一句感叹:比起外面世界,红河这么偏远,不很富裕,日子并不容易,可老百姓为什么这样快乐?比我们快乐多了!
⑧我想这正是红河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吧。扑面而来的清新纯朴,俯拾皆是的亲切温馨,随处可见的天真烂漫,汇成无处不在的快乐和谐,如山茶花、灯盏花、蝴蝶兰、玫瑰、百合开遍大地,令人想到一个时尚用语――幸福指数。
⑨有人说,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排山倒海,乡间田野已不闻牧歌,农耕文明只剩下了挽歌,这是一个时代嬗变的必然代价。但是,红河不相信眼泪,始终坚持“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的理念,正以健康茁壮的原生态,实现向远大目标的飞跃。
⑩从这一点上看,红河已经具有了一个样板的价值和意义。
?红河人快乐,因为这里的天有一副好脾气。气候宜人,冬不冷,夏不热,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少有酷烈的风雨天气,少有暴虐的洪涝灾害,像慈祥的老祖母把壮美秀丽的森林、山脉、河流、村庄搂在怀里。
?红河人快乐,因为这里的人有一副好脾气。众多的民族世代聚居大山,据说傣族多在收稻子的河谷里,瑶族多在盛产竹木菌果的沟涧中,苗族在山顶上蜡染刺绣,哈尼族、彝族则在山腰种梯田,彼此亲密融洽,和睦相处。而无论哪个民族,当你走近他们,那单纯无邪的笑脸一下子就贴在了你的心窝里。
?真的是天人合一。好脾气的天是爱人的,好脾气的人是敬天的。天之赤子,认为一切美好都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尊重,所以珍惜,所以保卫:传统,风俗,山水,生命,祖宗,老人,邻居,平等,勤劳,梯田,坝子,多依树,水烟筒,银首饰,花朵,果实,歌舞,心情……飘着白云的湛蓝天空,把人的眼睛洗得明净澄澈,把人的笑声染得清脆明亮,让四肢的舞蹈奔放舒展,让心灵的飞翔自由欢畅。虽然也有苦难和艰辛,也有夭折和衰亡,但人心至今没被冷漠污染,没被势利侵蚀,俯仰天地,不卑不亢,拥有日月星辰一样的尊严,也拥有风花雪月一样的浪漫。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3期,有删节)
7.第①段交代了红河、红河州的_______和_______。(2分)
8.第③段对元阳哈尼梯田的三处描写颇有特色,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探寻红河最独特魅力的思路清晰,从农耕文明景观到历史与民俗_______,揭示了红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作者以“闻鸡起舞”来比喻中国版图的形状,是用活了这个成语。
B.第③一⑥段运用设问和第一二人称,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利亲切感。
c.第⑦段承上启下,由对红河景物的描绘过渡到对红河发展的议论。
D.作者笔下的红河,优美而欢乐,可说是农耕文明剩下的一曲挽歌。
E.本文结构严谨,以总一分一总形式,阐明了红河样板价值和意义。
F.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消新畅达,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11.文章从______、______关系角度,分析了红河人快乐的原因。(2分)
12.结合全文,简要评析红河的样板价值和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3.(1) 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 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人抵观书先须熟读,__________。(朱熹《熟读精思》)
(5)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6) 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 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②海楼:海市蜃楼。
14.李白与杜甫,世称______,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1分)
15.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①,鸣角振铃②,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③。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④;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⑤,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而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⑥,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粟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越巫》)
【注】①坛场:这里指越巫做法事的场所。②角、铃:指越巫做法事时使用的号角和铜铃。③胡旋舞: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这里指越巫做法事时旋转起舞。 禳(ráng):(向鬼神祈祷)消除灾祸。④赀:同“资”,钱财。⑤瞷(jiàn):窥探。⑥岑岑:胀痛貌。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 ) (2)恒夸人日( )
(3)稍前,骇颇定( ) (4)号求救于人(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死则诿以他故/唯人叫以行 B.为胡旋舞禳之/下砂石击之
C.恶少年愠其诞/其妻问故 D.复至前/复如初
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6分)
(1)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旋而角,且角且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二段写越巫三次遇袭的不同反应,其写作特点是_______。(2分)
,长宁区2017年1月高三语文期末抽测试卷相关分类
高考备考 推荐